第三章 工傷認定
第十三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職工發(fā)生事故傷害或者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è)病防治法》的規(guī)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yè)病之日起30日內,向所在地設區(qū)的市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或者其委托的縣(市、區(qū))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因職工發(fā)生交通事故、失蹤、因工外出期間發(fā)生事故傷害以及受其他條件限制暫時不能按規(guī)定時限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經設區(qū)的市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的時間不得超過3個月。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guī)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自事故傷害發(fā)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yè)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設區(qū)的市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或者其委托的縣(市、區(qū))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職工與用人單位之間因勞動、人事關系發(fā)生爭議的,依據(jù)法定程序處理爭議的時間不計算在工傷認定的申請時限內。
第十四條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ㄒ唬豆J定申請表》;
?。ǘ﹦趧?、聘用合同復印件或者其他證明職工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人事關系(包括事實勞動、人事關系)的材料;
?。ㄈ┽t(yī)療機構出具的受傷后診斷證明書、職業(yè)病診斷機構出具的職業(yè)病診斷證明書或者鑒定機構出具的職業(yè)病診斷鑒定書。
屬于下列情形的,還應當在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分別提交相關證明材料,取得證明材料所需時間不計算在工傷認定的時限內:
?。ㄒ唬┮蚵男泄ぷ髀氊熓艿奖┝Φ?,提交公安機關有關證明、人民法院的裁決書或者其他有效證明;
?。ǘ┮蚪煌ㄊ鹿驶蛘叱鞘熊壍澜煌ā⒖瓦\輪渡、火車事故受到傷害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提交公安機關交通管理、交通運輸、鐵路等部門或者司法機關及法律、行政法規(guī)授權的組織出具的相關法律文書;
?。ㄈ┰谝蚬ね獬銎陂g,因工作原因受到傷害的,提交公安機關證明或者其他證明;因發(fā)生事故下落不明認定因工死亡的,提交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證明;
?。ㄋ模┰诠ぷ鲿r間和工作崗位因突發(fā)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提交醫(yī)療機構的搶救和死亡證明;
?。ㄎ澹┰趽岆U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提交有效證明;
?。┮驊?zhàn)、因公負傷致殘的殘疾軍人到用人單位后舊傷復發(fā)的,提交殘疾軍人證和當?shù)孛裾块T出具的證明及醫(yī)療機構對舊傷復發(fā)的診斷證明;
?。ㄆ撸┢渌厥馇樾危罁?jù)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的規(guī)定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第十五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收到用人單位、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以下稱申請人)的工傷認定申請后,應當即時對申請人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核。材料完整的,應當即時最遲在15日內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材料不完整的,應當以書面形式一次性告知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收到補正材料后即時最遲在15日內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決定受理工傷認定申請的,應當向申請人出具《工傷認定申請受理決定書》。決定不予受理的,應當向申請人出具《工傷認定申請不予受理決定書》。
第十六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受理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提出的工傷認定申請,需要用人單位提交有關材料的,應當通知用人單位,用人單位應當于15日內提交。用人單位未按時提交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可以依據(jù)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提供的材料作出工傷認定。
第十七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需要調查核實相關情況的,應當指派兩名以上工作人員進行調查核實。
第十八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并自作出工傷認定決定之日起20日內,將《認定工傷決定書》或者《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送達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和用人單位,同時抄送經辦機構。
對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的職工,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核發(fā)《工傷證》?!豆C》由職工本人保管。
第十九條 工傷保險費由省經辦機構征收的用人單位職工的工傷認定事項,由省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