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增強“安全是職工的生命,領導身系安全的責任”意識。主要領導是主要責任人,一把手是第一責任人。將反“習慣性違章”改為反“三違”,就是因為反“習慣性違章”主要強調的是一線,而反“三違”明確提出了反“違章指揮”問題。
三是人的經驗由兩部分獲得:一是間接獲得,通過別人的經驗;二是通過實踐獲得?!栋惨?guī)》都是前人用鮮血總結出的,我們都應間接獲得,而不能通過實踐去總結。領導和每個員工都要像關心自已子女一樣關心別人的人身安全。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讓他人傷害、不讓他人傷害別人。
四、安全嫌疑的理念
安全責任和安全意識的淡薄是安全最大的隱患。人的責任心、安全意識看不見、摸不著,但稍有疏忽大意都可能發(fā)生事故。因此,特別是直接負責抓安全的同志,把一線崗位人員都要視為事故隱患的嫌疑人;把各級負責人、管理者都視為安全觀念不強、警惕不高的嫌疑人,樹立安全嫌疑的理念。
年年春秋季安全檢查都會發(fā)現安全隱患或缺陷不少,這說明了我們的工作還沒有到位,安全生產工作“嚴、細、實”的精神落實有差距。我們講蝴蝶效應、講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安全生產不講“亡羊補牢”,只能講防微杜漸。
次次安全生產明查暗訪,仍然發(fā)現違章、違紀,而一些問題是屢罰屢犯,邊罰邊犯,邊學邊犯。說明了我們生產一線的個別員工安全意識還不強、對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不熟,血的教訓并沒有喚起每個員工的警覺。
五、構建安全文化體系
安全文化是近年來安全科學領域提出的一項安全保障新對策,在安全管理中起到了安全立法、規(guī)章制度、行政約束等起不到的重大作用。我們所認同的安全文化為:安全文化是人類為維護自身免受意外傷害而創(chuàng)造的各類物態(tài)產品及形成的意識形態(tài)領域成果的總和;安全文化是人類在生產活動中所創(chuàng)造的安全生產、安全生活的精神、觀念、行為與物態(tài)的總和;安全文化是安全價值觀和安全行為標準的總和,是保護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實現人的價值的文化。
多年來,我們通過制定各種考核制度,包括下崗、輪崗,都是想使我們的職工嚴格執(zhí)行安全生產的規(guī)章制度。我們曾經以為,只要嚴格執(zhí)行了規(guī)章制度,就不會出事,但事實上事故仍然存在。在安全管理上,我們實現了從過去的經驗管理過渡到現在的科學管理,盡管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事故仍時有發(fā)生,而一些是重復的發(fā)生。通過認真反思,我們應該有一種共識——抓住一個本源的起因“人”、一個影響人的無形東西“文化”。
安全文化蘊涵于安全管理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之中,蘊涵于每個員工的行為之中,它可營造出一個嶄新的、社會性的安全大氛圍。許多成功的國家、地區(qū)和企業(yè)的經驗告訴我們,要想把安全的事情辦好,離開安全文化是不行的。安全的目標、安全的理念、安全的文化建設,我們要作系統(tǒng)和深刻的研究和探索,要有計劃地的宣傳、灌輸和推進,達到全公司員工從“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會安全”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