罰款,是一種低級和無奈的管理方式,其負面影響較大,不應在安全管理中大量、普遍地使用。事實證明:員工的違規(guī)違制和習慣性違章現象之所以得不到根除,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員工的有意違反,還有諸如員工的無意識地、不經意、不良習慣、訓練不足等等原因;除此之外,規(guī)章制度本身是否科學、合理、可行,也是一個重要方面的原因,需要我們去完善。
7. 規(guī)章制度是否科學、合理、可行?誰參與了修訂?
對于治理員工“習慣性違章”問題,90%的企業(yè)把精力放在了員工一側。很少有人去研究制度和規(guī)程本身的合理性和可執(zhí)行性問題。這也是“習慣性違章”問題“久治不愈”癥結的重要所在。
我們現行的操作標準和規(guī)章制度永遠是落后的,是存在改善和提升空間的,這就需要操縱者一邊執(zhí)行一邊動腦筋思考如何完善它。一旦思考成熟,按照規(guī)定的程序對現行在作業(yè)標準予以修訂。企業(yè)對改善作業(yè)標準有貢獻者及時給與獎勵??梢韵胂蟪鲞@樣一種場景:①員工認真執(zhí)行現有的操作標準→②細心地從中找出存在的問題→③用心提出自己的改善方案→④按照規(guī)定程序申報修改流程→⑤上級給參與修訂者獎勵→⑥重新上述 ①-⑤ 的循環(huán)。試想,在這樣的場景下,還會有那么多的“習慣性違章”出現嗎?
讓員工參與規(guī)章制度的修訂,并及時給與獎勵,是根除“習慣性違章”現象的有效措施。
8.企業(yè)安全績效的考核依據是什么?
在企業(yè),常常困擾著高層領導和安全管理者的一個問題是:企業(yè)的安全生產狀況為什么總擺脫不了周期性波動的“怪圈”?
我們可以從一個側面來看看企業(yè)管理的一些運行脈絡,順次脈絡試著探求問題的根源:想想看,您的企業(yè)在安全績效考核時所遵從的基本依據是什么?是“以結果為導向”--- 基于結果的考核?還是“以過程為導向”--- 基于過程的考核?
績效考核是企業(yè)管理的一個主要手段,安全績效是企業(yè)績效考核體系中的一項重要指標。有道是“領導考核什么,員工就干什么”。目前,基于結果的考核是企業(yè)績效管理的一個通用的方式。這種方式對于考核生產產量、成本、質量等指標也許適合,但用于安全管理的考核未必適合。
我們經常會聽到企業(yè)領導者發(fā)出這樣的疑問:“安全考核的力度加大、加大、再加大,為什么事故卻仍然頻繁發(fā)生呢”?傳統安全管理的思維和方法一直在努力尋求解決方略,但收效甚微。這正是精益安全管理要著力研究和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
傳統安全管理對安全績效的考核往往是“以結果為導向”的考核:比如“全年不發(fā)生工傷事故,重獎……”、“發(fā)生一起輕傷以上事故,免除全員當月獎金100%”、“發(fā)現一個現場隱患,扣除單位當月獎金……元”等等。這些“重獎重罰”的措施對提高安全意識和促進領導者對安全工作的關注曾起到過積極的作用。以結果為依據的考核方法,雖然操作起來簡單明了,卻存在著很多弊病。弊病之一:這些安全考核指標被層次分解,并效仿以測量結果為依據的計獎方式。這種統一的計獎方式忽視了不同單位的個性。弊病之二:對那些在安全管理上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的單位和那些在安全管理上并沒有什么作為的單位一樣,只要不出傷害事故,到年底都可以拿到一份應得到的獎金。弊病之三:忽視了安全管理的本質和規(guī)律---員工的行為改善和過程控制。沒有員工安全行為的持續(xù)改善,安全績效就成了無本之末。
對企業(yè)安全績效的考核,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不能停留在簡單的“基于結果”的層面上。在關注結果的同時,強調“基于過程”的考核。比如:增加“員工參與率”、“安全行為百分比”、“萬點控制達標率”等安全運行的過程指標,使安全績效考核建立在持續(xù)績效改進的基礎之上。
9.職業(yè)安全健康體系在現場落實的怎么樣?為什么?
絕大部分企業(yè)建立并運行了職業(yè)安全健康體系,體系管理是現代安全管理的重要標志??陀^的事實是:體系建設給企業(yè)安全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進步和變化,這種變化主要表現在企業(yè)“方針目標”和“管理程序”兩個層面。但是在現場,在“操作程序”層面,作業(yè)文件大多是按照體系的格式“改頭換面”,體系并沒有給員工的實際操作帶來多大實質的改變。換句話說,大部分企業(yè)體系的落地問題解決的并不是太好。
究其原因,一是東西方的文化差異太大,讓員工改變已有的習慣去適應西方的文化價值,難度是巨大的;二是體系建設的時間不容許;三是體系建設的目的,原本就不是為了改變員工的操作行為習慣而進行的。企業(yè)的管理體系現已經過度到了“三標合一”,體系照例在進行著“管理評審”,一批固定的、訓練有素的人員熟練地應付著評審團的審核。員工現場作業(yè)的行為依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改變。
企業(yè)安全管理普遍存在的問題是“體系不落地”、“管理不到位”和“活動不持續(xù)”問題。
10. 安全管理是不是只有投入沒有產出?安全管理能不能創(chuàng)造經濟效益?
社會上對安全管理存在著很大的誤會,一些人認為:企業(yè)搞安全管理,是賠錢的管理,只有投入沒有產出。一些老板不愿意安全投入,不愿意搞安全管理,認為安全管理不能給企業(yè)創(chuàng)造經濟效益。
但是,人的生命和健康是無價的,一旦失去便不能再復生。所以,我們說“安全,沒有回頭的路可走”。在當代社會的今天,獨生子女的一代漸漸成為了就業(yè)的主力軍。在企業(yè),他們“一個人”的身上承載著7個家庭的幸福。因此,現在的員工是“傷不起”、更“亡不起”的一代。也許正因為這樣,那些所謂的“經濟效益問題”比起人的生命和健康問題,似乎都不值得一提。
對于企業(yè)安全管理,如果疏于管理,其后果不僅損害了員工的健康和生命,企業(yè)的經濟損失也不是一個小數目。事故帶來的直接損失是多少?事故影響帶來的間接損失是多少?老板和安全管理者應該把這筆帳目算算清楚。
另一方面,企業(yè)加強安全管理,不僅可以減少因事故引起的損失,還可以收到因開展安全管理活動帶來的新增經濟效益:這些經濟效益主要來自于①生產效率的提高; ②質量指標的改善; ③成本的降低 ;④設備運轉率的提高 ;⑤環(huán)境的改善; ⑥減少現場浪費; ⑦人員士氣的提高帶來的現場活力。總之,老板和安全管理者要特別算清楚的一筆帳目是:安全管理改善帶來的收益是多少?
總之,企業(yè)要算清楚安全管理的“三筆賬”:
?、偈鹿蕮p失額 =直接損失+間接損失 (直接損失包括:治療費、醫(yī)藥費、陪護費、住院費、賠償費、補償費、新增員工費用、其他費用;間接損失包括:停工損失費、生產恢復費用、其他相關費用等)
②管理增收額 =直接收益(直接收益包括:因開展安全管理活動進行的質量改善、成本改善、生產效率提高、降低設備故障等項目帶來的可計算的收益額)
?、郯踩C合效益= ②-①-安全成本+美譽度(安全成本主要是指用于安全管理活動的資金投入,包括:各種安全獎金、隱患整改資金、事故演練費用、事故預防費用等;美譽度是指專業(yè)評估機構對企業(yè)品牌價值評估中安全美譽部分所占的估價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