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安全生產工作已經開展半年了,回顧上半年安全工作,一些單位盡管下發(fā)了安全管理文件,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書,可是事故還是時有發(fā)生。問題究竟在哪里?造成這些情況的主要原因,是一些部門在安全管理上仍存在一定誤區(qū),要走出誤區(qū)就必須在日常安全管理方面做到杜絕以下幾點:
一、上級不認真,下級不重視。
安全隱患排查是一項長期的、經常性的工作,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松懈,為了實現安全無事故,安全管理部門會常檢查、促整改。因為不檢查就不知道隱患在那兒,也就談不上促整改了。但是正因為管理部門的經常檢查,使某些崗位的職工忽視了自身的安全義務,對本崗位的安全問題不夠重視,總想著有問題別人會查出來了,管安全的都沒查出什么安全隱患那就是不存在隱患了,就抱著僥幸心理,最后釀成大禍。
二、舍不得投入。
只要把安全工作搞好了,實現單位不出事故,職工不受傷害,就是為單位的經濟工作創(chuàng)了效益,為廣大職工謀得了幸福,這就是安全對單位的最大回報。但是因為安全是一個長期投資性的工作,使個別管理人員忽視了前期的小投入,正是為了防止以后的大損失服務的,因為一直沒有因為安全事故造成重大損失,對安全生產工作的投入就漸漸的生產了“節(jié)約”的思想。結果把投入的小利益看得重了,安全的砝碼就輕了。
三、報喜不報憂。
某些崗位、部門明明存在安全隱患問題,可是在向上級領導匯報工作時,專挑成績講,閉口不談存在的缺點和問題,使早該解決的問題得不到及時重視和解決,最終使隱患變成了事故。
四、工作浮淺。
安全生產工作是一項實際操作性很強的技術工作,要把安全生產管理落到實處,不僅僅是發(fā)幾個文件、開幾次會、寫幾篇總結就能解決問題的,想要把這項工作干好,必須下大氣力真抓實干,不能只是口號多、實事少,喊的多、干的少,想法多、落實少。大話空話喊的多了,只會讓人產生麻痹思想,使活動流于形式,使安全工作變得空洞乏力。
五、欺上瞞下。
安全管理人員對一些違反單位規(guī)章制度的人和行為,不敢碰硬、糾正和大膽管理,而是為了“面子”搞平衡,甚至和稀泥,在一些具體的工作上,采取欺上瞞下,弄虛造假的手段,助長了不良風氣,使“三違”現象愈演愈烈,為發(fā)生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埋下了導火索。
六、業(yè)務技能不過硬。
安全生產工作是嚴肅的,是既含技術成份又包括管理藝術,需要專業(yè)的安全管理人員負責,并通過不斷學習,不斷的提高,不斷的出新。這樣在平時開會、講話、管理的時候,才能說在點子上,一針見血的指出問題所在,這樣才會讓人信服,才會有人聽,指揮才不致失靈。只有做到懂工藝、懂設備、知環(huán)境、了解人,方能掌握安全管理的主動權。
七、不切實際。
為了更好的宣傳、學習安全知識,我們常常通過各種問卷答題、演講競賽、技能比武等安全活動,使安全生產工作更讓人喜聞樂見,使安全知識的普及更易于接受。但是有時候一些安全管理人員信奉“拿來主義”,為了完成安全管理多樣性創(chuàng)新工作,把別人的安全活動直接拿來自己單位執(zhí)行,執(zhí)行過程中不能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細則,有的甚至是腦子一熱,弄一個很不成熟的點子,急匆匆的去搞,結果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卻是有始無終瞎忙乎。
八、己不正不能正人。
安全管理人員不能遵守規(guī)章制度,是最嚴重的事情,對安全生產工作造成的影響和危害也是極大的。如果職工看到管安全的人還在違章,你再去管職工時,職工肯定會產生逆反心理。俗話說:“打鐵先要自身硬”。如果自己都做不到以身作則,又怎么能理直氣壯地要求別人做好呢?一旦這種事實形成,就很難挽回影響,最后形成上梁不正下梁歪,給安全生產埋下了無數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