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事故類型
公司所經營范圍的危險廢物有廢催化劑(S1 )HW06、重組分(S6)HW06類易燃液體廢物,少量的含氧化性物質或有機過氧化物廢物,廢干燥劑(S3、S4、S5) HW06、蒸餾殘液(S7)HW45、廢導熱油(S2)HW08類有毒害品廢物,廢干燥劑(S8)HW06、重組分(S6)HW06類腐蝕性廢物,雜類等危險貨物,在公司內部,一旦在卸貨、垃圾分揀、儲存或處理過程發(fā)生車輛碰撞、泄漏,或者是處理過程操作失誤、不按規(guī)程處理,都可能引發(fā)火災、爆炸、泄漏污染、及人員中毒和窒息事故。
1.2危害程度分析
1、駕駛員、押運員未經相關培訓、考核,不具備響應的上崗資格,裝卸作業(yè)時,可能導致錯誤操作而引起的危險貨物火災事故。主要發(fā)生在卸貨區(qū)域。
2、裝卸作業(yè)時,因野蠻或不按要求裝卸,有可能發(fā)生墜落、碰撞、敲擊等導致危險貨物導致火災。主要發(fā)生在裝卸區(qū)域、倉庫。
3、危險廢物的槽罐、桶、瓶、袋、箱等包裝破損發(fā)生的危險廢物泄漏,還可能衍生其他的火災或爆炸事故。主要發(fā)生在裝卸區(qū)域和臨存?zhèn)}庫。
4、危險廢物儲存不符合規(guī)定,使禁忌物料混存,因長期存放導致包裝破裂導致泄漏、火災事故,甚至衍生污染和中毒窒息事故;主要發(fā)生在臨存?zhèn)}庫。
5、分揀、處理及貯存崗位的員工未經相關培訓、考核,不具備響應的上崗資格,可能導致錯誤操作而引起的危險貨物火災事故。主要發(fā)生在分揀、處理及貯存區(qū)域。
2 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本預案應急救援工作的原則如下:以人為本、減少損失;準備充分、反應迅速;平戰(zhàn)結合、預防為主。事故單位自救,公司內部救援和政府外部救援相結合。
3 組織機構及職責
3.1應急組織體系
由由車間生產人員組成,車間主任張春華任組長。主要職責:
① 負責緊急狀態(tài)下的現場搶險作業(yè),及時控制危險源頭。
② 盡一切可能搶救傷員及被困人員,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
③ 對搶救出的傷員,視情況采取急救外置措施,盡快送醫(yī)院搶救。
④ 根據危險化學品的性質準備好專用的防護用品、用具及專用工具等
3.2通信聯絡和后勤保障組
由購銷部、行政部、倉庫等部門人員組成,由采購部華向京任組長。
主要職責
① 擔負各組之間的聯系及對外求援和聯絡通信工作。
② 擔負上級領導部門、專業(yè)救援隊伍和及友鄰單位的接待工作。
③ 擔負事故傷亡人員及家屬的接待、撫恤、理賠等善后處理。
④ 擔負外部信息的正確披露和內部人員人心穩(wěn)定的教育工作。
⑤ 擔負現場救援所需物資的采購和供應工作。
⑥ 組織車輛運送搶險物資和人員。
⑦ 支援其他搶救組的工作。
2.4安全保衛(wèi)和交通運輸組
由保衛(wèi)科人員、化驗室人員組成,化驗室王春春任組長。
主要職責:
① 負責現場及廠區(qū)安全警戒,交通指揮、人員疏散及中毒、受傷人員的救護工作。
② 支援其他搶救組的工作,保護現場。
3.2指揮機構及職責
3.2.1應急指揮機構
3.2.2指揮部應急救援機構
應急救援機構設立應急事故消防組、撤離疏散組、交通警戒組、醫(yī)療救護組、。
總指揮:陳開華
副總指揮:陳建勛
應急組織和現場撲救組:張春華
通信聯絡和后勤組:華向京
安全保衛(wèi)和人員疏散組:張建圣
其它相關成員:王桂貴、張勇斌、李良忠、鐘堅、王春春、楊春、朱志興、張強
3.2.3職責
3.2.4 指揮部職責
① 組織制定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② 負責人員、資源配置、應急隊伍的調動。
③ 確定現場指揮人員;
④ 協(xié)調事故現場有關工作;
⑤ 批準本預案的啟動與終止;
⑥ 事故狀態(tài)下各級人員的職責;
⑦ 危險化學品事故信息時上報工作。
⑧ 接受政府指令和調動;
⑨ 組織應急預案的演練;
⑩ 負責事故現場的保護及相關數據;
4預防與預警
4.1危險源監(jiān)控
對危險源和危險目標的監(jiān)控主要是:
1、危險廢物裝卸區(qū)、分揀區(qū)。
2、處理過程及臨時貯存?zhèn)}庫。
4.2預防措施
1、對危險源落實24小時巡邏檢查制度,確保作業(yè)場所、儲存?zhèn)}庫落實定期專項檢查制度和隱患治理制度。
2、倉庫落實倉管專責定期檢查,確保危險廢物裝載的桶、罐、包裝不泄漏。
3、在生產廠執(zhí)行嚴格的火源管理工作,嚴禁吸煙和使用明火。
4、嚴格執(zhí)行防火制度和安全操作規(guī)程,加強外來人員的管理,定期檢查維護電氣設施等。
5、危險貨物裝卸時嚴格執(zhí)行靜電防范措施,預防靜電導致的火災隱患。
6、完善消防設備和器材,確保證??煽?,加強消防演練,提高事故應急救援能力,將事故控制在初發(fā)期。
7、采取防雷措施。
8、對危險源和重點場所利用的紅外線視頻進行24小時的監(jiān)控,落實監(jiān)控專員,一發(fā)現火情況立即處置。
9、處理崗位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不違規(guī)分揀、不違規(guī)分流、不違規(guī)處理,防止生產過程 發(fā)生泄漏、火災、爆炸和中毒窒息事故。
4.3預警行動
4.3.1預警條件和分級:
危險廢物意外事故的預警條件和分級,執(zhí)行本公司應急預案的綜合預案部分4.2.1預警條件和分級。
4.3.2預警發(fā)布的方式、方法:
預警發(fā)布的方式、方法執(zhí)行本應急預案的綜合預案的4.2.2的方式、方法相同。
5? 事故報告
5.1事故的程序
危險廢物意外事故的事故報告程序執(zhí)行本應急預案的綜合預案部分4.3的事故報告程序。
5.2事故報告的內容:
(1)發(fā)生事故的單位、時間、地點、設備名稱;
(2)事故的簡要經過,包括發(fā)生地點和物質名稱、數量、可能的最大影響范圍和現場傷亡情況等;
(3)事故現場應急搶救處理的情況和采取的措施,事故的可控情況及消除或控制所需的處理時間等;
(4)其他有關事故應急救援的情況:事故可能的影響后果、影響范圍、發(fā)展趨勢等;
(5)事故報告單位、報告人和聯系電話。
5.3信息上報的時限
當發(fā)生生產安全事故時,立即進行滅火、堵漏、疏散人員、搶救人員等應急工作,并立即向公司總指揮報告,對符合上報條件的,總指揮應立即園區(qū)安全監(jiān)督部門報告。
5.4? 向事故相關單位通告
當事故危及周邊單位時,由指揮部人員直接或電話向事故相關單位發(fā)送警報、發(fā)布消息,提出要求組織撤離疏散或者請求援助。在發(fā)布消息時,必須發(fā)布事態(tài)的緩急程度,提出撤離的方向和距離,并明確應采取的預防措施,撤離必須是有組織性的。
6應急處置
6.1響應分級
事故應急響應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根據事故危害程度、影響范圍和單位(或部門)控制事態(tài)的能力,可分為三級響應——車間級應急響應、二級響應——公司級應急響應和一級響應——請求支持級應急響應。
響應條件及分級如下表:
預警級別 | 判斷標準 |
一級 | ??????? ? 預計生產處理或儲存過程中可能會突然發(fā)生危險廢物因自然條件和操作失誤造成火災爆炸事故,已嚴重威脅所在區(qū)域和周邊地區(qū)的財產、人員和環(huán)境,事件會隨時發(fā)生,事態(tài)正在不斷蔓延。要依靠社會力量應急救援力量所能施救的事件時,即啟動Ⅰ級應急; |
二級 | ??????? ? 預計生產處理或儲存過程中可能會發(fā)生危險廢物大面積泄漏、人員中毒、初期火災時,已威脅道路、作業(yè)區(qū)域的財產、人員和環(huán)境,事件即將發(fā)生,事態(tài)正在逐步擴大。要依靠公司救援力量施救的事件時,即啟動Ⅱ級應急; |
三級 | ??????? ? 預計生產處理或儲存過程發(fā)現危險廢物可能會發(fā)生輕微泄漏、起火事故,或對所在區(qū)域不構成較大財產損失、人員傷害和環(huán)境污染事件時,事件即將臨近,事態(tài)可能會擴展。但部門能夠按常規(guī)手段即能進行處理的事件。 |
6.2響應程序
1、三級響應程序
現場作業(yè)人員針對發(fā)生火災類別和性質,在現場指揮的具體安排下開展應急行動,實施應急處置措施。現場指揮由部門負責人擔任。
2、二級響應程序
應急指揮部啟動公司級應急機制,應急指揮部成員進入應急指揮崗位,各應急行動小組負責人集結應急隊伍,帶領本組成員趕赴現場,在現場指揮的指揮和協(xié)調下,按火災事故類別、性質執(zhí)行本預案6.3節(jié)中相應類別的“應急處置措施”,后勤保障組在全公司范圍內調集應急物資為應急行動提供后勤支持。
3、一級響應程序
應急指揮部按本預案6.3節(jié)“應急處置措施”對開展先期應急行動,同時根據市應急指揮部的要求,做好本企業(yè)自救和與周邊單位的互救工作。
4、若火災爆炸事故引發(fā)其它生產安全事故,按相關的生產安全事故專項應急預案處置。
6.3應急行動
公司在進行危險廢物火災、爆炸等意外事故應急救援過程中,事故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的工作(詳見綜合應急預案)。
6.3.1? 報警
(1)當發(fā)現一般危險廢物泄漏、起火和人員中毒等意外事故時,即報部門負責人或公司應急總指揮。
(2)當事故發(fā)生,且不能按安全操作規(guī)程控制時,應及時報告公司值班領導和總指揮。值班領導接報人員應當記錄報案人姓名、事發(fā)地點、車號、物品(介質、裝載物)名稱、現場環(huán)境、現場情景(著火、泄漏、傷亡)、人員傷亡及已采取的措施。
(3)值班領導向公司應急救援總指揮報告,并啟動應急預案,通知事故應急工作人員到場
6.3.2? 應急措施
6.3.2.1 火災事故應急措施
1、火災基本的應急措施
(1)了解物料、設備、場所
(2)偵檢評估,擬定救援方案
①現場詢情
②偵察檢測
③經現場詢情、偵察檢測,評估火災情況。擬定救援方案、處置措施等。
(3)采取安全防護措施,注重現場安全
①進入現場救援人員必須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器具,如果泄漏物的有毒的,應使用專用防護服、呼吸器具。
②根據事故情況和事故發(fā)展,在事故中心區(qū)邊界設置警戒線,確定事故波及區(qū)人員的撤離。
③應急處理時嚴禁單獨行動,要有監(jiān)護人,必要時用水槍等掩護。
(4)先控制,后消滅
①針對危險廢物火災與危險化學品火災一樣,火勢發(fā)展蔓延快和燃燒面積大的特點,積極采取統(tǒng)一指揮、以快制快;堵截火勢、防止蔓延;重點突破、排除險情;分割包圍、速戰(zhàn)速決的滅火戰(zhàn)術。
②撲救人員應占領上風或側風陣地。
③進行火情偵察、火災撲救、火場疏散人員應有針對性地采取自我防護措施。如佩戴防護面具,穿戴專用防護服等。
④應迅速查明燃燒范圍、燃燒物品及其周圍物品的品名和主要危險特性、火勢蔓延的主要途徑,燃燒的危險化學品及燃燒產物是否有毒。
⑤正確選擇最適和的滅火劑和滅火方法?;饎葺^大時,應先堵截火勢蔓延,控制燃燒范圍,然后逐步撲滅火勢。
⑥對有可能發(fā)生爆炸、爆裂、噴濺等特別危險需緊急撤退的情況,應按照統(tǒng)一的撤退信號和撤退方法及時撤退。(撤退信號應格外醒目,能使現場所有人員都看到或聽到,并應經常演練)。
⑦火災撲滅后,仍然要派人監(jiān)護現場,消滅余火。起火部門應當保護現場,接受事故調查,協(xié)助公安消防監(jiān)督部門和上級安全管理部門調查火災原因,核定火災損失,查明火災責任,未經公安監(jiān)督部門和上級安全監(jiān)督管理部門的同意,不得擅自清理火災現場。
2、各類危險廢物火災、爆炸應急處置措施
(1)易燃液體類廢物火災處置措施
該易燃液體通常貯存在密閉常壓容器內。液體不管是否著火,如果發(fā)生泄漏或溢出,都將順著地面(或水面)漂散流淌,而且,易燃液體還有比重和水溶性等涉及能否用水和普通泡沫撲救的問題以及危險性很大的沸溢和噴濺問題,因此,撲救該類廢物火災往往也是一場艱難的戰(zhàn)斗。遇易該類廢物火災,一般應采用以下應急措施。
①首先應切斷火勢蔓延的途徑,冷卻受火勢威脅的槽罐,控制燃燒范圍。
②積極搶救受傷和被困人員。
③及時了解和掌握著火液體的品名、比重、水溶性、以及有無毒害、腐蝕、沸溢、噴濺等危險性,以便采取相應的滅火和防護措施。
④對較大的貯罐或流淌火災,應準確判斷著火面積。小面積(一般50㎡以內)液體火災,一般可用霧狀水撲滅。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鹵代烷滅火一般更有效。大面積液體火災則必須根據其相對密度(比重)、水溶性和燃燒面積大小,選擇正確的滅火劑撲救。
⑤比水輕又不溶于水的液體(如汽油、苯等),用直流水、霧狀水滅火往往無效??捎闷胀ǖ鞍着菽蜉p水泡沫滅火。同時用水冷卻罐壁。
⑥比水重又不溶于水的液體起火時可用水、泡沫、干粉等滅火劑撲救。同時用水冷卻罐壁。
⑦具有水溶性的液體(如醇類、酮類等),最好用抗溶性泡沫撲救。同時用水冷卻罐壁。
⑧撲救毒害性、腐蝕性或燃燒產物毒害性較強的易燃液體火災,撲救人員必須佩戴防護面具,采取防護措施。
本類中的具體危險廢物火災應急處置的方法,應按照所含有的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的要求進行。
(2)含氧化性類廢物火災處置措施
該廢物含有的部分氧化物本身不燃,但遇可燃物品或酸堿能著火和爆炸。不同的氧化劑火災,有的可用水(最好霧狀水)和泡沫撲救,有的不能用水和泡沫,有的不能用二氧化碳撲救,酸堿滅火劑則幾乎都不適用。因此,撲救此類廢物火災是一場復雜而又艱難的戰(zhàn)斗。遇到該類廢物火災,一般應采取以下應急處置措施。
①迅速查明著火或反應的氧化劑以及其他燃燒物的品名、數量、主要危險性、燃燒范圍、火勢蔓延途徑、能否用水或泡沫撲救。
②能用水或泡沫撲救時,應盡一切可能切斷火勢蔓延,使著火區(qū)孤立,限制燃燒范圍,同時應積極搶救受傷和被困人員。
③不能用水、泡沫、二氧化碳撲救時,應用干粉、或用水泥、干砂覆蓋。用水泥、干砂覆蓋應先從著火區(qū)域四周尤其是下風等火勢主要蔓延方向覆蓋起,形成孤立火勢的隔離帶,然后逐步向著火點進逼。
④由于大多數氧化劑遇酸會發(fā)生劇烈反應甚至爆炸,如過氧化鈉、過氧化鉀、氯酸鉀、高錳酸鉀等。活潑金屬過氧化物等一部分氧化劑也不能用水、泡沫和二氧化碳撲救,
本類中的具體危險廢物火災應急處置的方法,應按照含有的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的要求進行。
(3) 有毒害品類廢物火災應急處置措施
該類有毒害廢物有些本身能著火,有的本身并不著火,但與其他可燃物品接觸后能著火。這類廢物發(fā)生火災一般應采取以下應急處置措施。
①滅火人員必須穿防護服,應盡量使用隔絕式氧氣或空氣面具。
②積極搶救受傷和被困人員,限制燃燒范圍。
③撲救時應盡量使用低壓水流或霧狀水,避免毒害品濺出。
④遇毒害品容器泄漏,在撲滅火勢后應采取堵漏措施。
本類中的具體危險廢物火災應急處置的方法,應按照含有的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的要求進行。
(4 ) 腐蝕品類廢物火災應急處置措施
該類廢物有些本身能著火,有的本身并不著火,但與其他可燃物品接觸后能著火。這類廢物發(fā)生火災一般應采取以下基本對策。
①滅火人員必須穿防護服,佩戴防護面具。
②積極搶救受傷和被困人員,限制燃燒范圍。毒害品、腐蝕品火災極易造成人員傷亡,滅火人員在采取防護措施后,應立即投入尋找和搶救受傷、被困人員的工作。并努力限制燃燒范圍。
③撲救時應盡量使用低壓水流或霧狀水,避免腐蝕品濺出。遇酸類或堿類腐蝕品最好調制相應的中和劑稀釋中和。
④遇腐蝕品容器泄漏,在撲滅火勢后應采取堵漏措施。腐蝕品需用防腐材料堵漏。
⑤濃硫酸遇水能放出大量的熱,會導致沸騰飛濺,需特別注意防護。撲救濃硫酸與其他可燃物品接觸發(fā)生的火災,濃硫酸數量不多時,可用大量低壓水快速撲救。如果濃硫酸量很大,應先用二氧化碳、干粉、鹵代烷等滅火,然后再把著火物品與濃硫酸分開。
本類中的具體危險廢物火災應急處置的方法,應按照含有的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的要求進行。
(5)雜類危險廢物火災應急處置措施
雜類危險廢物火災應急處置的方法,應按照含有的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的要求進行。
6.3.2.2 泄漏事故應急措施
(1)進入泄漏現場進行處理時,應注意安全防護,進入現場救援人員必須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器具。
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的,事故中心區(qū)應嚴禁火種、切斷電源、禁止車輛進入、立即在邊界設置警戒線。根據事故情況和事故發(fā)展,確定事故波及區(qū)人員的撤離。
如果泄漏物是有毒的,應使用專用防護服、隔絕式空氣面具,立即在事故中心區(qū)邊界設置警戒線,根據事故情況和事故發(fā)展,確定事故波及區(qū)人員的撤離。為了在現場上能正確使用和適應,平時應進行嚴格的適應性訓練。
應急處理時嚴禁單獨行動,要有監(jiān)護人,必要時用水槍掩護。
(2)泄漏源控制
關閉閥門、停止作業(yè)或改變工藝流程、物料走副線、局部停車、減負荷運行等。
堵漏。采用合適的材料和技術手段堵住泄漏處。
(3)泄漏物處理
圍堤堵截:筑堤堵截泄漏液體或者引流到安全地點。貯罐區(qū)發(fā)生液體泄漏時,要及時關閉雨水閥,防止物料沿明溝外流。
稀釋與覆蓋:向有害物蒸汽云噴射霧狀水,加速氣體向高空擴散。對于可燃物,也可以在現場施放大量水蒸汽或氮氣,破壞燃燒條件。對于液體泄漏,為降低物料向大氣中的蒸發(fā)速度,可用泡沫或其他覆蓋物品覆蓋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蓋層,抑制其蒸發(fā)。
收容(集):對于大型泄漏,可選擇用隔膜泵將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內或槽車內;當泄漏量小時,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
廢棄:將收集的泄漏物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用消防水沖洗剩下的少量物料,沖洗水排入污水系統(tǒng)處理。
6.3.2.3 中毒及窒息應急措施
危險廢物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員傷害為:中毒、窒息、凍傷、化學灼傷、燒傷等。進行急救時,不論患者還是救援人員都需要進行適當的防護。
1、現場急救注意事項
選擇有利地形設置急救點;
做好自身及傷病員的個體防護;
防止發(fā)生繼發(fā)性損害;
應至少2~3人為一組集體行動,以便相互照應;
所用的救援器材需具備防爆功能。
2、現場處理
(1)迅速將患者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
(2)呼吸困難時給氧,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心臟驟停時立即進行心臟按摩;
(3)皮膚污染時,脫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動清水沖洗,沖洗要及時、徹底、反復多次;頭面部灼傷時,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
(4)當人員發(fā)生凍傷時,應迅速復溫,復溫的方法是采用40~42℃恒溫熱水浸泡,使其溫度提高至接近正常,在對凍傷的部位進行輕柔按摩時,應注意不要將傷處的皮膚擦破,以防感染;
(5)當人員發(fā)生燒傷時,應迅速將患者衣服脫去,用流動清水沖洗降溫,用清潔布覆蓋創(chuàng)傷面,避免傷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皰弄破,患者口渴時,可適量飲水或含鹽飲料。
3.使用特效藥物治療,對癥治療,嚴重者送醫(yī)院觀察治療
注意:急救之前,救援人員應確信受傷者所在環(huán)境是安全的。另外,口對口的人工呼吸及沖洗污染的皮膚或眼睛時,要避免進一步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