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為適應全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要求,鎂及鎂合金的研發(fā)及應用進入高速增長期。在此期間,憑借資源、能源和成本優(yōu)勢,中國鎂工業(yè)發(fā)展強勁,迅速控制了全球原鎂的供應。據海關統(tǒng)計,2003年中國鎂產品出口量29.8萬t,約占全球總發(fā)貨量的66.6%。
??? 中國原鎂產量的98%是經由硅熱還原或稱做Pidgeon Process的方法生產的,并被預測是未來中國最主要的金屬鎂生產方式。有關專家擔心,如果不能保證高質量和相對穩(wěn)定的原料供給,鎂應用產業(yè)很可能出現整體萎縮。因而,部署在中國各地鎂廠的臥式皮江法還原裝置,就是不能不受到人們的強烈關注。這種生產設施具有工藝路線簡單,工藝參數較易調控的優(yōu)點,然而也具有還原過程傳質傳熱差,熱效率低的明顯弱點,從而限制了皮江法鎂廠的生產規(guī)模。
??? 1 皮江法煉鎂的熱化學
??? 皮江法煉鎂的熱還原反應是在臥式原罐中進行的,總反應的化學計量方程由(1)式給出:
??? 2MgO·2CaO+Si(Fe)→Ca2SiO4+2Mg+Fe (1)
??? 反應式(1)的自由能函數ΔG與溫度T的關系由式(2)給出:
??? ΔG=115600+11.74TlogT-100.38T (2)
??? 反應熱ΔH與溫度T的關系見(3)式:
??? ΔH=115600-5.098T(3)
??? 由(2)式可知此還原反應的臨界溫度Tc。若使反應(1)正向進行,反應溫度必須大于臨界值Tc,溫度越高,或提高反應速度越顯著,反應(1)就越能夠進行到底。真實的還原過程是在真空下進行的,這樣一來大大降低了臨界溫度Tc,并提供了鎂蒸氣的傳輸通道,但也降低了反應物料的熱傳遞效率,并形成皮江法生產中復雜及其特殊的真空熱還原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