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上環(huán)境的特點
民用航空客機遇到緊急情況實施迫降,有時也會迫降于海上。海上的環(huán)境怎么樣,在海上怎么樣生存自救,成為在海上迫降后遇險人員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
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環(huán)境,其表面約有十分之七的面積是海洋。我國有470多萬平方千米的領(lǐng)海,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海上環(huán)境的主要特點如下:
1) 海上缺乏參照物,難辯方向,不易發(fā)現(xiàn)目標(biāo)
客機旅客迫降后撤離到海上,尤其是在遠離海岸的茫茫大海上,周圍一片汪洋,很難判斷自己所處的方位。如海上有大霧時,其能見度更差,對于觀察目標(biāo)、辨別方向更為不利。在這種情況下,搜尋援救飛機或直升機,以及搜尋援救艦船,搜尋援救遇險人員,也存在著許多困難。
2) 海上風(fēng)大浪高
在海上,無風(fēng)三尺浪。實際上,海上的風(fēng)浪確實是海上生存自救的大障礙。海上通常風(fēng)力為3~4級,大風(fēng)時可達10級以上。客機旅客迫降后撤離到海上,身上穿著救生衣在海上漂浮時,乘坐救生船在海上生存自救時,都會因海上較大的風(fēng)浪受到不利的影響。遇險人員在海上大風(fēng)大浪中,受到顛簸,長時間漂泊,容易筋疲力盡,產(chǎn)生眩暈、惡心等癥狀。遇險人員應(yīng)有一定的抵御風(fēng)浪的經(jīng)驗和能力。
3) 海水溫度低
海洋表面水溫年平均溫度不超過20℃,有30%的海洋表面水溫在4℃以下。水溫越低,人在海上活動越困難,在海水中就更困難了。所以,遇險人員在海上防寒保暖,對于生存自救是非常有必要的。救生船采取的雙層氣囊坐面和在救生船上安裝船篷,都是防寒保暖的具體措施。另外,遇險人員還應(yīng)該在海上生存自救期間,主動注意防寒保暖,提高御寒的能力。
4) 缺乏淡水
海水苦澀,不能直接飲用,這是眾所周知的。所以,海上客機迫降所用的救生物品中,必須備有一定量的淡水,供遇險人員緊急情況下飲用。除此之外,還應(yīng)備有海水淡化物品,供遇險人員淡化海水之用。另外,遇險人員也應(yīng)想方設(shè)法解決飲水問題。必須指出,請不要隨意飲用海水,否則只能加速脫水,影響生命安全。
5) 動物的危害
客機旅客迫降后撤離到海上,要注意海洋動物對人的功擊和傷害。海洋中有一些對人有危害的動物,如鯊魚、海蛇、水母等。它們或直接傷害人體,危及生命,或施放毒素等有害物質(zhì),使人致命傷亡。其中,鯊魚是最危險的動物,必須特別引起遇險人員的分外注意。
2 漂浮設(shè)備的使用
在海上生存,落水后會造成淹溺而喪失生命。因此,正確使用漂浮設(shè)備非常重要。
在淹溺者中,有85%~90%是因為大量的水進入肺泡,阻礙氣體交換而致窒息。如果沒有漂浮設(shè)備而滑入水中,往往落水后立即下沉,在水中呼吸及猛力掙扎時,就會吸入大量的水。如此反復(fù)多次沉浮,最后會沉入水中死亡。一般呼吸道進水后2~3分鐘,最多10分鐘即喪失意識。
救生衣和救生船都是防止淹溺的漂浮設(shè)備。在海上迫降遇險,旅客利用救生衣和救生船,能夠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
救生衣目的是使遇險人員的頭部露出水面。對昏迷者來說,還需防止身體在水中轉(zhuǎn)動。為達此目的,救生衣具備以下性能:
1) 具有一定浮力
人體不論是部分還是全身浸泡在水中時,總有一個向上的力。這個力等于身體排開的水的重量。向上的力與體重之差即為浮力,浮力決定人體在水中的沉浮。人體比重一般為1.03到1.11之間,而海水的比重為1.025~1.028。這樣算來,人體自身有一定浮力。但因遇險不是游泳,有濕衣服等影響,加上海浪的影響,所以落水后必須借助有漂浮能力的救生衣,遇險人員才能安全。
2) 良好的穩(wěn)定性
浮力必須分布在身體周圍,以便使口鼻能浮出水面。當(dāng)作用于人體的各種力處于平衡時,人體應(yīng)在與水面保持穩(wěn)定姿態(tài)。有人認為,最理想的姿勢是人體軸線與水平面的垂直線成45°。有海浪時,救生衣能使遇險人員的面部背向海浪,這樣就可以避免呼吸道進水。
在洶涌的海面上,如果只穿著救生衣,則僅能堅持幾個小時。所以,救生衣還是應(yīng)看作進入救生船之前的漂浮設(shè)備。一旦上了救生船,生存的機會就會大大增加。
救生船自動充氣就可以使用。遇險人員坐在救生船上,臀部與水面之間有氣囊隔開,防止受涼。打開救生船頂篷,可防風(fēng)雨,可以接雨水,也可以防曬。用涂層織物做的水桶式布錨,能兜住水使救生船穩(wěn)定,減少飄動。救生船有供劃行的槳,另外還有修理工具。如果救生船有小洞漏氣,在水上很容易發(fā)現(xiàn)。這時,可以用一個橢圓型堵氣裝置堵漏。這個堵氣裝置分上下兩片,下片可以窄邊伸入漏氣處的船內(nèi),然后轉(zhuǎn)長邊堵漏縫,里邊氣體頂住后,旋緊上片上面的螺帽,就不會漏氣了。
救生船一旦翻倒,最好從靠近二氧化碳氣瓶處扶正。扶正時應(yīng)順著風(fēng)向,順風(fēng)是為便于操作。大型多人救生船,坐的人不密時,應(yīng)合理地疏散開,盡可能少活動,以保持船體平衡。一定要避免集中偏坐在救生船的一側(cè),以防翻船。如有銳利物品,如刀子、手表等,都應(yīng)收集起來存放好,松散物品則應(yīng)固定好,以保護船體。救生船是遇險人員水上生存時臨時的家。遇險人員應(yīng)共患難,防傷害,求生存。等待援救。
3 防鯊魚與染色劑
在海上,鯊魚是最危險的動物。鯊魚侵襲人的事件屢見不鮮。
鯊魚外形呈流線形,肌肉發(fā)達,并有強大的魚鰭。鯊魚無魚鰾,但憑借強大的魚鰭和肌肉,可以從水底迅速地游到水面。
從鯊魚的分布來看,主要分布于熱帶,而且大多數(shù)生活在深水中,與人接觸較少。因此,那種認為在海洋里到處是鯊魚,凡是鯊魚都傷人的看法是不對的,鯊魚侵襲也不像小說、電影描繪的那樣可怕。即使遇到鯊魚襲擊,如果熟悉鯊魚的習(xí)性,也有辦法對付。
傷人的鯊魚性情兇殘,游動敏捷。它還有兩個重要的特點:
(1)個體大。襲擊人的32種鯊魚身長均在2~8米,2米以下的很少傷害人。也有的個體雖大牙齒卻不發(fā)達,并不侵襲人。
(2)有鋒利的牙齒和強大的咬肌。有的牙齒呈現(xiàn)鋸齒狀,尖且向內(nèi)斜,一旦咬住后很難逃脫,據(jù)測量,鯊魚牙齒咬東西的力量為1000千克/平方厘米。鯊魚的牙齒一般有4~5排,一生中不斷地換牙。
鯊魚是肉食性動物,在尋找食物方面有極為驚人的本領(lǐng)。溫帶海域一般只有夏季才有鯊魚活動。如我國青島沿海,每年7~9月,常有鯊魚傷人事件。
鯊魚嗅覺很靈,發(fā)達的嗅覺使它具有遠距離辨別氣味的能力。人們根據(jù)這一特點,研制出一種驅(qū)鯊魚劑。救生船上帶有這種驅(qū)鯊魚劑。當(dāng)救生船在海上漂浮時,把驅(qū)鯊魚劑打開放進水里,用繩系在救生船上,可以起到防止鯊魚功擊的作用。
防止鯊魚襲擊的辦法有:
(1) 入水后立即登上救生船。
(2) 發(fā)現(xiàn)有鯊魚在附近活動時,盡快避開鯊魚。
(3) 在船上釣魚時,如發(fā)現(xiàn)鯊魚立即停釣。
(4) 漂浮時不要丟棄自己的衣服、鞋襪。因為裸露部分容易吸引鯊魚,也容易被鯊魚擦傷。
(5) 要保持安靜,漂浮時避免激惹鯊魚。必須游動時,要有節(jié)奏地輕輕擊水,盡量減少振動。
(6) 要丟棄或藏匿身上發(fā)亮的東西,如手表、微章、鑰匙等。
(7) 鯊魚游近不及躲避時,不必緊張,可在鯊魚旁邊吹氣泡或潛入水下尖聲叫喊嚇跑鯊魚,或者猛擊鯊魚的鼻子將其趕跑。
(8) 發(fā)現(xiàn)鯊魚有功擊的先兆,即在人周圍兜圈子或作弓背動作時,立即用器械猛剌或猛擊其頭部。
作為上了救生船就要使用的另一種化學(xué)制劑,就是海水染色劑。這是一種白天海上聯(lián)絡(luò)信號。
海水染色劑為純度較高的螢光黃納鹽粉劑,用一定壓力沖壓成形,輔之包裝而成。它用在海上或其他水面上。因螢光黃納鹽呈翠綠色,易溶于水,有強螢光,可顯示遇險人員在海上或其他水面上的位置,由于其本身不能發(fā)光,所以只限于白天使用,陽光下更佳。
海水染色劑主要性能:
(1) 漂浮海面的時間:無大風(fēng)浪時每包約40分鐘。
(2) 可顯示距離:援救飛機飛行高度1000米時約7~10千米。
遇險海上生存請注意,當(dāng)你在救生船上坐好后,就應(yīng)考慮使用驅(qū)鯊魚劑和海水染色劑。
4 海上生存辦法多
海上生存主要問題是缺水、缺食、暈船、淹溺。
1) 缺水問題
大海里到處是水,然而卻還缺水,有些人不理解。因人飲用的是淡水,而海水是含鹽水。
海水鹽分以氯化鈉為主,約占78%,其余22%為氯化鎂、硫化鎂、氯化鉀等。海水中含有80多種元素。每升海水含氯18980毫克,含納10561毫克,含鎂1272毫克。海水能否飲用,這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有些人認為,遇險人員在海上,每天可以喝少量的海水,如500毫升。但大多數(shù)人認為海水不能飲用。因為人體血液鹽度為0.9%,而海水鹽度高達它的4倍。由此可見,無論是直接飲用海水,還是與淡水混合飲用,都是不利的,會造成遇險人員一定程度的脫水。防止脫水可以采取各種措施:要減少受熱,防止身體內(nèi)水分蒸發(fā)掉;要避免增加代謝產(chǎn)熱,遮陽通風(fēng),減少活動等。另一方面就是補充水分,可飲用雨水、露水。海上雨多,可接而食之。在救生船上,因海上晝夜溫差大,一晚大約可以收集0.5升露水。
另外,可以用救生船上攜帶的海水脫鹽劑淡化海水,以補充水分。海水脫鹽劑是一種淡化海水的化學(xué)劑。它由銀沸泡石制成,利用離子交換方式,將海水中的鈉離子除去,生成沉淀的鈉沸石,使海水淡化,可供飲用。其主要原料為銀沸泡石、無水氫氧化鋇、強酸氫型陽離子交換樹脂、活性碳、石墨等。進行海水淡化的用具為特制的過濾袋。每塊海水淡化劑,放入500毫升海水中,經(jīng)15~20分鐘可完成海水淡化,能及時解決飲水不足問題。
2) 食品問題
在海上較長時間生存時,除了需要足夠的淡水外,還需要食物。海洋中有不少可供食用的動、植物。乘坐在救生船上,就會有魚跳躍到船面上,捉住后就可食用。救生船上還備有漁獵工具,可以捕捉到美味可口的新鮮魚。海上的魚肉很鮮美,可以一片片地切下來,蘸以救生包里帶的鹽和調(diào)料,你會體會到吃日本生魚片的享受。但凡事不會都隨人意,如果沒有鹽和調(diào)料,或者你捕到的魚不是那么好吃,你為了維持生命生存自救,也應(yīng)該堅持吃一些,以解決食品不足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魚肉含毒素,請分辨這些魚類,以免誤食。
3) 暈船問題
暈船雖然不致于使海上遇難人員直接傷亡,但它主要造成兩種不利影響。
(1) 引起的惡心嘔吐使體液大量喪失,加重脫水,因而會使生存時間縮短。
(2) 引起的全身癥狀使工作能力降低。有的人因嚴(yán)重的暈船,無法與搜尋援救飛機主動配合。
遇險人員應(yīng)及時服藥或主動抵御,提高自救能力。
4) 淹溺問題
遇險人員除了用救生衣或救生船防淹溺外,還應(yīng)按空中小姐和機組人員指導(dǎo),學(xué)會防淹術(shù)。
這種方法很簡單,容易學(xué)習(xí),不論身材高低、胖瘦,會不會游泳,都可以學(xué)會。防淹術(shù)有以下幾個步驟:
(1) 休息屏住呼吸。全身放松,四肢自然下垂,頭部在水中保持水平位,枕部恰好露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