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評價報告編制常見問題分析
二、危險有害因素便是階段常見問題分析
危險有害因素辨識是預測企業(yè)的安全狀態(tài)和事故發(fā)生途徑的一種手段,是在評價范圍內,對評價對象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進行科學分類、識別、分析的過程,目前評價報告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物質危險有害因素識別缺乏系統(tǒng)性
物質未按照用途進行分類,分成原料、輔料、產品分別敘述,而按照《危險化學品名錄》的規(guī)定,分別判定是否是危險化學品,識別過程缺乏系統(tǒng)性,物質的綜合危險特性匯總表中部分報告遺漏職業(yè)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內容,不能建立該物質危險特性的總體概念。
2、危險有害因素識別擴大化
危險有害因素主要是客觀存在的危險有害物質、狀態(tài)、狀況或能量超過一定限值的設備、設施和場所等。有些評價人員忽略立足于本質安全進行分析的概念,對生產過程和設備、設施盲目進行假設事件的管理因素和人為失誤分析,甚至做出大量設備缺陷的假設,造成危險有害因素分析的擴大化。
3、驗收評價報告中重大危險源的辨識盲目抄襲預評價(或設立安全評價)報告中辨識內容
驗收評價報告中重大危險源的辨識盲目抄襲預評價(或設立安全評價)報告中辨識內容,造成辨識結果和生產場所實際存在于中間儲存設備中構成重大危險源的物質因儲存量變化使應辨識的結果偏差較大,嚴重時,可造成重大危險源辨識結果錯誤。
三、定性、定量評價常見問題的分析
安全評價根據量化的程度可分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是在定性評價的基礎上確定了?;肺kU有害因素的種類指標后,運用定量評價方法對這些危險因素指標進行量化,是對危險性大且易造成群死群傷事故的危險因素確定其影響范圍的過程。
實際上,評價單元的劃分,簡化了安全評價工作,避免評價漏項,提出不同定性定量評價方法應用的準確性和不同單元之間危險度的比較概念,評價方法的應用過程,也就是評價分析的過程,只有評價單元界限和層次清楚,達到分析的針對性要求,其評價才能立論有據,評價結論才會有可信度,定性定量評價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定性分析評價采用預先危險分析方法進行評價時,部分報告未按照項目使用的物料和產品、生產過程的狀況、狀態(tài)、單元操作條件及反應機理的不同,具體分析事故發(fā)生的觸發(fā)事件,而是照抄照搬,提出的安全對策措施沒有針對性,此類問題具有普遍性。
2、安全檢查表評價小結過分簡單,在匯總完不符合項后,未對本單元的評價結果給出比較明確的綜合性意見。驗收評價安全檢查表中檢查結果一欄,均填寫為“符合”,對如何符合未介紹符合內容,令人不可信。
3、定性、定量評價結果匯總一節(jié)在匯總各單元不同評價方法評價結果后,對評價項目的總體分析較簡單,未按照廠址選擇,總平面布置得合理性,生產工藝技術和設備設施的安全可靠性,安全設施設置的可行性、先進性進行綜合匯總分析,使評價結論缺乏具體分析內容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