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醫(yī)學模式的轉變,現(xiàn)代醫(yī)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各種高、精、尖等復雜手術的開展,對手術室護士的知識結構和身體素質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手術室護理工作的特殊性,護士長時間連續(xù)工作在密閉的環(huán)境中,每日精神高度緊張,注意力集中,生物節(jié)律的改變,同時受到環(huán)境內物理、化學、生物等因素的侵襲,直接或間接地接觸到各種對人體健康有害的因素[1~3]。因此,做好自身防護,維護工作人員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
??????? 1? 職業(yè)危害
??????? 1.1? 生物感染的危害? 生物感染因素主要是致病性微生物及傳染性媒介物。如手術中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體液、被污染的各種手術器械及用物,嘔吐物、血液都可能含有病源菌,而銳利器械如剪刀、刀片、縫針、鉤等在手術室使用最頻繁,術中傳遞,術后清洗,循環(huán)往復,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容易誤傷他人或損傷自己,也會將傳染性疾病的標志物(各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刺入體內引起感染。由職業(yè)性物質引起感染機會中刺傷占80%左右。
??????? 1.2? 化學因素的危害? 手術室護士每天工作在空氣污染的環(huán)境中,空氣污染包括化學消毒劑的揮發(fā),高頻電刀使用時散發(fā)出的氣味及全身麻醉藥物在空氣中的彌散,以及腹腔鏡手術彌散的二氧化碳、甲醛、戊二醛、臭氧等都是手術室常用的揮發(fā)性化學滅菌劑,它們用于手術室的消毒、浸泡標本、器械消毒等。均為刺激性物質對皮膚黏膜、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且甲醛還具有致敏、誘變及致癌作用,長期接觸低劑量的甲醛溶液,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及染色體異常。一次性醫(yī)療用品的廣泛應用,環(huán)氧乙烷氣體的消毒也越來越多,空氣污染是極微量,它們長期低劑量存在于手術室中通過皮膚、呼吸道而進入人體及其他生物。以化學污物對人群健康危害最大。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達到0.1%時,空氣狀況開始惡化,出現(xiàn)不良氣味。手術室空氣污染有特殊的一面,與麻醉方法、麻醉機的防漏質量、麻醉持續(xù)時間及室內有無通風設備、手術器械、儀器使用、消毒劑濃度、有效時間和使用方法有關。無論何種污染物,在同一時間內與污染源、排放量、污染程度均成正比。
??????? 1.3? 身體疲勞與心理危害? 手術室工作的醫(yī)護人員的心理危害主要是精神緊張、壓力感所致。他們長期處于工作繁重,思想高度集中,精神過度緊張,手術室護士的工作姿勢、站立時間等因素對護士的身心有著極大的影響。而且由于工作的特殊,進食時間不規(guī)律,精神高度緊張,使身體經常處于疲勞狀態(tài)。工作性質是細致的腦力與體力勞動相結合的工作。工作人員易患潰瘍病、心臟病、偏頭痛、下肢靜脈曲張、胃下垂、慢性腰腿痛、慢性肝膽病等。同時也會產生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如精神緊張、焦慮、煩躁等。
??????? 1.4? 物理因素危害?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手術中攝片及電視直視下手術的不斷開展,手術室工作人員接觸射線的機會較多。據有關文獻報道,少量多次接觸放射線,可因蓄積作用致癌或胎兒畸形。另外,傳統(tǒng)的外科刷手對外科醫(yī)生和手術室護士皮膚的傷害極大。手術室由于頻繁使用各種銳利器械很容易造成一些物理損傷及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