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關于事故調查組
??????? 第十一條? 事故調查工作由事故調查組統(tǒng)一領導和組織,在事故調查組組長主持下開展工作,事故調查組所有人員應當服從調查組統(tǒng)一分工和安排。
??????? 第十二條? 根據事故等級不同,事故調查組組長由負責事故調查的政府分管領導擔任,或由被授權的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指定。事故調查組由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監(jiān)察機關、公安機關和工會等部門派人組成。根據事故具體情況,事故調查組可以通知其他相關部門參加,接到通知的部門應當派人參加。事故調查均應以書面形式邀請人民檢察院派人參加;是否參加,由人民檢察院自行決定。
??????? 第十三條? 參與事故調查的人員出現《條例》第四十一條規(guī)定的情形的,除按照《條例》應當追究相關責任外,事故調查組組長有權勒令其停止參與調查,并要求派出單位及時更換人員。參與事故調查的人員在事故調查過程中發(fā)現應當回避的,應當主動要求退出事故調查;不主動退出的,事故調查組組長有權讓其停止參與調查,并要求派出單位及時更換人員。
??????? (三)關于開展事故調查和調查報告
??????? 第十四條? 事故調查組應當切實履行《條例》規(guī)定的職責,查明事故發(fā)生原因、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認定事故性質,確定事故責任者,提出處理建議和防范措施。
??????? 第十五條? 為確保事故調查順利進行,事故調查組可以根據需要提請相關部門予以協(xié)助,相關部門應當配合。對干預或者阻擾事故調查并經教育仍不改正的單位或人員,由公安機關依法進行處理。
??????? 第十六條? 事故基本情況調查清楚后,由事故調查組組長指定相關人員根據事故調查組形成的意見撰寫事故調查報告。事故調查報告形成后,事故調查組應當召開會議,就事故調查報告進行充分討論,并由事故調查組成員最終簽字確認。
??????? 三、生產安全事故的處理
??????? 第十七條? 事故調查報告形成后,由被授權的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附上專門請示,報送本級人民政府。政府應當自收到事故調查報告之日起15日內做出批復。其中,對市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負責調查的一般事故的批復,由市政府辦公室請示市政府分管領導同意后,代表市政府作出。政府批復主送被授權的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抄送有關部門和事故發(fā)生單位。
??????? 第十八條? 對市人民政府直接組織事故調查形成的事故調查報告,由事故調查組組長提交市長辦公會研究決定。政府批復直接批至有關部門,抄送事故發(fā)生單位。
??????? 第十九條? 政府批復對事故調查報告中關于事故性質、事故責任以及處理建議和防范措施等內容進行審查確認,依法決定應由人民政府決定的行政處罰或行政處分。同時,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監(jiān)察等有關行政部門應當按照政府批復,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權限和程序,對事故發(fā)生單位和有關人員進行行政處罰,對負有事故責任的國家工作人員進行處分。有關部門做出行政處罰或處分決定后應當在15日內將相關法律文書抄送給同級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和監(jiān)察部門。
??????? 第二十條? 事故發(fā)生單位按照政府的批復,對本單位負有事故責任的人員進行處理,同時在15日內將處理結果報負責事故調查處理的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備案。
????????????? 第二十一條? 建立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處理情況公布制度,由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代表政府每年定期向社會公布生產安全事故統(tǒng)計以及調查處理情況,依法應當保密的除外。具有較大社會影響的事故調查處理情況,應當及時予以公布。
??????? 第二十二條? 當事人對有關部門依據政府批復做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據《行政復議法》向作出處罰決定的部門的本級人民政府或其上一級主管部門提起復議,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 四、其他事項
??????? 第二十三條? 本意見適用于全市范圍內生產經營單位發(fā)生的生產安全事故的報告和調查處理。
??????? 第二十四條? 本意見中所稱的“以上”包括本數,所稱的“以下”不包括本數。
??????? 第二十五條? 本意見中如有與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相抵觸的,按照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辦理。國家、省對事故調查處理有新規(guī)定的,從其規(guī)定。
??????? 第二十六條? 本意見由市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負責解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