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換向檔板問題。在每臺制粉系統(tǒng)的木屑分離器下方,設有一只手動換向檔板。其作用是把細粉分離器下來的煤粉分別切換到粉倉或絞龍。當制粉系統(tǒng)停止運行時應使檔板關閉粉倉一側,以防止空氣進入粉倉。但在實際運行中,當制粉系統(tǒng)停運時,此換向檔板很少切向粉倉側進行封閉。
(5)管理制度方面。在投產初期,電梯都由運行人員自己管理,不論白天晚上,運行人員到鍋爐上部操作吸潮閥及換向檔板都很方便,也能及時到位。但在1991年以后電梯劃歸實業(yè)公司電梯班管理,白天,運行人員使用電梯需找電梯班來人操作,晚上則需步行到標高32m處操作,所以就造成制粉系統(tǒng)啟停后,不能及時按規(guī)定進行就地操作。直到1997年這一制度才改變,到位情況有了明顯好轉。
1989年修改頒發(fā)的運行規(guī)程中,只規(guī)定了磨煤機啟動后開啟粉倉吸潮閥,但沒有規(guī)定在制粉系統(tǒng)停運后關閉吸潮閥;只規(guī)定了在制粉系統(tǒng)啟動時將換向檔板切向粉倉,但未規(guī)定在制粉系統(tǒng)停運后將換向檔板切向絞龍,封閉粉倉。
(6)技改后遺留的問題。為了節(jié)省鍋爐點火用油,加裝了煤粉預燃室點火裝置,增加4臺新給粉機,將給粉機與粉倉連接的短節(jié)長度,由200mm改為900mm,但給粉機加長的短節(jié)未進行保溫;在將粉倉上部不適合的板式鎖氣器改為錐式鎖氣器后,鎖氣器的外部也未進行保溫,所以會增加粉倉內壁結露。
3.2煤粉倉溫度高的防范措施
3.2.1改進煤粉倉結構和保溫
(1)因為3、4號爐粉倉采用鋼板結構,外部保溫效果差,造成粉倉內壁結露積粉,粉倉溫度經常升高。雖于1989年把粉倉外部的保溫全部進行了更換,但因粉倉內壁為鋼板結構,結露問題仍沒有徹底解決,后來就在粉倉內壁澆灌一層砼。
由于頂棚燒裂漏風,在1993年大修中將3號爐甲粉倉梁及頂棚全部更換。在1997年5月份大修中又將3號爐乙粉倉4架梁及頂棚全部進行了更換。為了防止在高溫下石子鈣化后體積膨脹,將外部砼脹掉。采用耐火水泥配比,并將骨料由石子改為焦寶石。
(2)由于原粉倉內壁面角度和內錐體角度太小。1997年利用1號爐大修時間,對甲、乙煤粉倉進行了改造。在粉倉內壁打出麻坑,澆上一層耐火砼,使兩壁角度由原71.6°變?yōu)?7°。又在原內錐體上加焊一層鋼板,使底部內錐體角度由原65°改為70°,以消除積粉。
(3)粉倉頂部四周安裝時留下的死角,已用砼澆灌,使其與壁面平齊,根除了此積粉點。
(4)原細粉分離器至粉倉下粉管之間設計為換向式檔板,不嚴密,易漏風、粉。已將4臺爐的下粉換向檔板全部更換成插板式閘板門,解決了漏風問題。
(5)因原絞龍改為鏈式輸粉機后一直無法使用,為了減少粉倉漏風,現(xiàn)已將絞龍所有下粉口用砼澆灌封堵。原入孔門蓋子為平板式,容易變形漏風,已將入孔門蓋板改為翻蓋式,采用不銹鋼板外加硅酸鋁氈保溫。改變入孔門位置,由橫向軸線布置改為縱向,在防爆門軸線兩側的粉倉內壁布置。
3.2.2改進吸潮管通路及防爆門
(1)原煤粉倉吸潮管出口與粗粉分離器入口的煤粉管道相接,因系統(tǒng)負壓小,易被沉積的煤粉堵塞。為了提高其負壓,現(xiàn)已將吸潮管出口從粗粉分離器入口管道改接到排粉機入口管道上,出口負壓由3.0kpa提高到7.0kpa。但是煤粉倉內負壓過大,漏風反而會增加,從1號爐改后的情況看,因負壓大,第2道鎖氣器、木屑分離器等處的漏風明顯增加。最好加裝1只負壓表,調整煤粉倉負壓,維持在300pa左右,不得大于500pa。
(2)原膜片式防爆門,在多次粉倉爆炸時均未打開,加之防爆門鐵皮經常腐蝕漏風,難以起到防爆門的作用?,F(xiàn)已全部用重力(翻版)式入孔門代替,采用鋁板結構和黃砂密封,效果良好。
3.2.3加強運行管理
控制好磨煤機出口溫度,防止含水分過大的煤粉進入粉倉。定期降粉位,防止煤粉長時間在倉內存留。避免輸粉機內積粉,特別是臨時停爐,一定要密封粉倉,防止自燃。修訂和完善現(xiàn)場運行規(guī)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