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況
??????????? 1、概述:我部承建的木孔煤礦+650m回風大巷(漣邵掘進段)工程,現(xiàn)已施工K0+8m,標高為:+650m,剩余工程量約為1351m。井筒布置在4#~5#煤層之間的硅質灰?guī)r、粉砂巖中,以硅質灰?guī)r作為標志層施工。
??????????? 2、地質說明:根據(jù)地質勘探報告及生產揭露資料,4#~5#煤層層間距26.3m~28m之間,主要巖石為硅質灰?guī)r,一般厚度在3.8m左右;粉砂巖厚度在4m左右,砂頁巖;巖石化學性質屬中等較硬。按地層的成積環(huán)境分析,不會形成溶洞、溶蝕裂隙帶。硅質灰?guī)r以下8m左右有一復合煤層,平均厚度在0m~0.3m。據(jù)勘探鉆孔3303、3307、3303補一號鉆孔及已掘巷道資料分析,層位基本吻合。在施工區(qū)段內無大型地質構造,但局部會出現(xiàn)小斷層。礦井地質類型較簡單(詳見柱狀圖)。
??????? 木孔煤礦礦井按高瓦斯突出礦井設計,按照防突礦井管理。為防止誤穿煤層,特編制本措施。
??????? 二、技術措施:
??????? 采取“層位控制、物探先行、短探短掘、輔以長探”綜合防止誤穿煤層措施。
??????? 1、?層位控制
??????? 1)、以標志層B3控制巷道掘進傾角。
??????? 2)、加強地質預報。建設單位每月對地質情況進行一次預測,并下發(fā)地質預報通知單。項目部地質人員按每前掘5m進行一次預測。
??????? 3)、加強地質資料收集。地質技術員要經常下井,收集現(xiàn)場資料,建立地質資料及探孔資料臺帳,對收集的地質資料及時進行整理、分析,以便指導施工。
??????? 2、?物探
??????? 1)、物探原理:目前我公司采用的物探儀器是瑞利波(YTRZ(D)),瑞利波探測技術主要原理是通過采集人工地震所攜帶的地下信息來分析地層結構,它是由震源產生一定帶寬的脈沖,通過測線上相距震源不同距離的多個接受接受傳感器(六道傳感器),把信息采集到瑞利波儀記錄中,利用FFT和頻譜分析技術,通過相干函數(shù)的互功率譜相位展開譜,從而得到兩個記錄信號在不同頻率下瑞利波在傳播時間和速度。由已知多個接受傳感器的安裝距離,便可求得不同頻率瑞利波的相速度,同時得到該點的頻散曲線。最后經過電腦處理與理想的巖石層位對比,從而得出可靠的依據(jù),為我們巷道掘進提供有效的、準確的資料。
??????? 2)、物探操作:主要包括踏勘-布置測線-在測線上敲擊激發(fā)并采集數(shù)據(jù)-資料處理與解釋。
??????? 3)、物探成果實施:根據(jù)地質部門提供物探資料分析報告,報礦總工程師審批,由礦總工程師簽子認可允許掘進距離。施工單位接到礦總工程師簽字的物探資料后,嚴格執(zhí)。并現(xiàn)場設置一基點,嚴格控制掘進長度,待允掘距離小于10m時,施工單位提出下次物探的準備工作。
??????? 3、?短掘短探
??????? 1)、探孔設計:用5m鉆桿配一字鉆頭與風鉆實施探孔。工作面設置3個探孔,于巷道拱頂、中部、左小拱各一個,角度分別為仰30°、俯17°和垂直巖層打。???????
??????? 2)、探孔施工:執(zhí)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則,保證超前距3m,保證距4#煤層的復合煤層間距不小于2.5m。
??????? 4、?鉆探
??????? 1)、在有疑問時,由技術員向總工程師建議打地質鉆孔,最后由總工程師簽字同意后實施,設計由通瓦部另行編制。
??????? 三、安全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