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概況:
2、編制依據(jù)
2.1.GB50303-2002 《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
2.2.CECS87-96?? 《可撓金屬電線保護管配線工程技術規(guī)范》;
2.3.GB50268-97?? 《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
2.4.GB50242-2002 《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及驗收規(guī)范》;?
2.5《交流電氣裝置的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DL/T620-1997)標準;
2.6《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DL/T621-1997)標準;
3、施工準備
3.1.認真熟悉施工圖紙及有關驗收規(guī)范和標準。
3.2.準備施工機具、材料。
3.3.根據(jù)土建施工進度做好配合施工,暗敷在路面下的管道應提前施工。
4、施工方法及方案
4.1給排水工程
給排水工程包括定位與高程、控制室外給水管道安裝、消防水泵及室外消火栓安裝、室外給水管溝及井室安裝、室外排水管道安裝、室外排水管溝與井室等。室外給水管道采用鍍鋅鋼管,室外排水管道采用鋼筋混凝土管與鑄鐵管。管道的敷設方式為埋地敷設,鍍鋅鋼管采用絲接,鋼筋混凝土管采用管口平接鋼絲網(wǎng)水泥砂漿抹帶接口,鋼管防腐涮瀝青漆兩道。
4.1.1排水管道(鋼筋混凝土管)安裝:
4.1.1.1人工挖管槽時,堆土高度不宜超過1.5m,且距槽口邊緣不宜小于0.8m。管道溝槽的底部開挖寬度應符合設計施工驗收規(guī)范的要求,不得超深開挖,離基底200mm時人工清底。槽底高程的允許偏差為±20mm。
4.1.1.2挖土后先獎原土打夯二遍,經(jīng)驗收后才能支模澆筑墊層。
5.1.1.3基礎模板的安裝應先在基槽底彈出基礎邊線,再把側板對準邊線垂直豎立,用水平尺校正側板頂面水平后,再用斜撐和平撐釘牢,如基礎較長,應先安裝基礎兩端模板,校正后再在側板上口拉通線,依照通線再安裝側板。為防止在澆筑混凝土時模板變形,保證基礎寬度的準確,在側板上口每隔一定距離釘上搭接木頭。
4.1.1.4管道安裝前應進行外觀檢查,發(fā)現(xiàn)裂紋、空鼓、保護層脫落、掉角等缺陷,使用前應修補并經(jīng)鑒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4.1.1.5水泥宜采用32.5標號水泥,沙應選用粒徑0.5~1.5mm含泥量不大于3%的潔凈沙。
4.1.1.6抹帶前應將管口的外壁鑿毛、清理干凈,做水泥砂漿填縫及抹帶接口時,落入管道內的接口存料應及時清除。當管徑小于或等于400mm時,水泥砂漿抹帶一次抹成。
4.1.1.7鋼絲網(wǎng)端頭應在澆筑混凝土管座時插入混凝土內,在混凝土初凝前,分層抹壓鋼絲網(wǎng)水泥砂漿抹帶。
4.1.1.8抹帶完成3~4小時后撒水養(yǎng)護,使水泥砂漿達到規(guī)范要求的強度。
4.1.1.9待混凝土及砂漿有一定強度后方可回填。
4.1.2給水管道安裝
4.1.2.1根據(jù)施工圖紙和現(xiàn)場情況測量放線,確定管道坐標及走向。
4.1.2.2管道分段安裝完畢,要進行水壓試驗。試壓時,管道內壓力升至試驗壓力0.6MPa,穩(wěn)壓10min,壓力降不大于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壓力進行檢查,壓力應保持不變,管道不滲不漏,即為試壓合格。如果發(fā)現(xiàn)管道滲水漏水,一定要在泄壓后修復。
4.1.1.3給水管道水壓試驗合格后,應進行沖洗消毒,沖洗至出口處水的濁度、色度與入口處沖洗水濁度、色度相同為止。
4.1.3檢查井、雨水口和水封井的安裝:
4.1.3.1井室的砌筑應按規(guī)定的標準圖施工,井室的底標高在地下水位以下時基礎應打100mm厚的混凝土板。井壁采用M7.5水泥砂漿、MU100機磚,抹面、勾縫均采用1:2水泥砂漿。砌筑時采用水泥砂漿內表面抹灰,應嚴密不透水。管道穿過井壁處應用水泥砂漿分兩次填實抹平,不得滲漏。
4.1.3.2井室砌筑時應同時安裝踏步,位置應準確,踏步安裝后在砌筑砂漿或混凝土未達到規(guī)定抗壓強度前不得踩踏。
4.1.3.3所區(qū)井圈及井蓋均采用球墨重型,井蓋上表面應與路面相平,井圈不得直接放在井室的磚墻上,磚墻上應做不小于80mm厚的細石混凝土墊層。
4.1.3.4所有井蓋應有明顯的文字標識,各種井蓋不得混用。
4.1.3.5井蓋安裝標高偏差為±5mm,井底流水槽標高偏差為±10mm,檢查井斷面尺寸偏差為±20mm。
4.1.3.6管道試驗合格后進行土方回填,土方回填時應采用細粒土回填,不能有石子、砂子等雜物。管道兩側和管頂以上500mm范圍內的回填材料,應由溝槽兩側對稱運入槽內,不得直接扔在管道上,回填其它部位時,應均勻運入槽內,不得集中推入,回填土應每250mm分層夯實,且不得損傷管道,管道兩側和管頂500mm范圍內,應采用輕夯壓實,檢查井、雨水口周圍的回填,應在砌體水泥砂漿強度達到設計規(guī)定后進行。
4.2建筑電氣部分:防雷及接地裝置由地下主接地網(wǎng)及地上接地干線、接地支線組成。屋面采用避雷帶作為防雷保護,避雷帶沿柱引下18條接地干線至-4.00m以下和主接地網(wǎng)連接,同時利用配電樓每柱內預埋2根ф28通長圓鋼引下。其中設備接地引下線采用-80×9的熱鍍鋅扁鋼,水平接地體及接地干線為 -80×8的熱鍍鋅扁鋼,接地極為∠50×5×2500鍍鋅角鋼,連接方式均為搭接焊接。
4.2.1照明部分包括配管及管內穿線、照明器具安裝。穿線管采用普利卡金屬套管。
4.2.1.1認真熟悉施工圖紙,理解設計意圖,配合土建做好過路套管的埋設,做到位置正確,不漏不錯。
4.2.1.2普利卡金屬管敷設,在安裝前應對管材進行檢查、產(chǎn)品的技術文件要齊全,有合格證。
4.2.1.3暗敷普利卡金屬管時,盡量減少彎曲。
4.2.1.4敷設管路前先測路燈燈位在一直線上,開挖電纜溝,電纜溝深度不小于0.7m,管口應在路燈燈桿的接線箱處引出,管口不得有毛刺。
4.2.1.5電纜管口在穿入電線、電纜后要做密封處理。
4.2.1.6電纜埋管的彎曲半徑不應小于電纜最小允許彎曲半徑的10倍。
4.2.1.7在穿電纜前要清除管內雜物和積水。
4.2.1.8路燈安裝基礎牢固可靠,地腳螺栓備帽齊全。
4.2.1.9質量要求:工程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配件、器具和設備必須具有質量合格證明或性能檢測報告,主要設備應具有安裝及使用說明書。同一場所的開關盒及插座盒在同一水平線上的高差不超過5mm。燈具安裝牢固端正,位置正確。
4.3防雷及接地工程:
4.3.1土方工程:根據(jù)圖紙設計,對接地網(wǎng)線進行測量放線,在此線路上挖掘深度為0.8m、寬為0.5m的溝槽,均壓帶挖掘深度為1.5m,溝底如有石子、雜物應清理干凈。
?? 4.3.2接地母線敷設:溝槽挖好后,應立即敷設接地母線,防止塌方。接地扁鋼敷設前應調直,煨彎不得過死,直線段上不應有明顯彎曲。接地母線應側立而不可平放,因為側立時散流電阻較小。接地母線穿過工藝管溝時,應從溝底混凝土中或溝底的土壤中穿過敷設;當接地母線穿過埋地管道時應從管道下方通過;穿過電纜隧道時,可從隧道頂板穿過敷設;當與柱子或設備基礎相交叉時,應繞過柱子或設備基礎,接地線不得斷開;接地線與建筑物伸縮縫交叉時,應加設補償裝置,也可用接地線本身彎成曲拱形代替。過馬路、樓板、墻壁時,必須穿套管保護。在道路交叉口及大門口增設帽檐式均壓帶。接地引下線暗敷設于柱子內,必須在土建支模前將通長圓鋼置于柱子內并固定牢靠,以免影響土建工程。接地干線沿墻水平敷設時,應明敷,敷設位置應便于設備安裝與檢修、檢查,明敷接地線及固定配件一般均涂以寬度相等的黃綠相間雙色條紋漆(100-200mm寬)或粘以黃綠顏色的膠帶。在接地線引向建筑物的入口處和在檢修用臨時接地點處,均應刷白色底漆后標以黑色記號。
4.3.3設備接地: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與基礎均應可靠接地,設備和設備引下線連接選用帶保護外皮的軟銅線可靠連接,用鍍鋅螺栓固定,并要有防松裝置(彈簧墊圈),同時也便于減震。
4.3.4.接地母線焊接:
?4.3.4.1接地母線連接采用搭焊接,搭接長度不小于扁鐵寬度的2倍;接地母線與角鋼焊接時,為了連接可靠,除應在其接觸部位兩側進行焊接外,還應直接將扁鋼本身彎成弧形(或直角形)與角鋼焊接。
4.3.4.2焊接處焊縫應飽滿,并有足夠的機械強度,不得有夾渣、咬肉、裂紋、虛焊、氣孔等缺陷。焊接處藥皮敲凈后,埋地部分刷瀝青漆做防腐處理,明敷部分刷防銹漆防腐后,再刷銀粉漆。
4.3.4.3配電室及主控樓應敷設環(huán)形接地母線,各接地點應以最短路徑與環(huán)形接地母線連接,主變壓器中性點設備每個接地部分應以單獨的雙根接地線與接地母線連接,并分別接至接地網(wǎng)的不同點。
4.3.4.4電纜層及隧道、豎井內的預埋鋼件應與主接地網(wǎng)可靠連接,變電樓-4.00m層接地裝置應和所外電纜隧道接地裝置可靠連接。
4.3.4.5接地極安裝:接地極采用∠50×5×2500熱鍍鋅角鋼,與建筑物距離不小于1.5m,接地極間距不小于5m。先將接地極按圖放在溝的中心線上,打入地中,一般采用大錘打入,一人扶著接地極,一人用大錘敲打接地極頂部。為了防止將接地極打劈,在接地極頂端加一護管,使用大錘敲打接地極時要平穩(wěn),錘擊接地極正中,不得打偏,應與地面保持垂直,當接地極頂端距地面600mm時停止打入,等與接地母線連接好后再向下打200mm。
4.3.4質量標準:
4.3.4.1接地體的材質、位置、焊接質量均應符合設計要求,報驗申請經(jīng)監(jiān)理審批后方可用于施工。
4.3.4.2主接地網(wǎng)接地電阻小于0.154Ω,現(xiàn)場應進行實測,如不滿足要求,采用增大接地網(wǎng)面積或增加接地極方法,直至接地電阻滿足要求。
4.3.4.3明敷接地母線應平直,與建筑物協(xié)調一致,穿越門口及走廊處沿墻向下敷設。
4.3.4.4明敷接地線應牢固地固定在支持件上,支持件的間距水平線應為1.5m,垂直線應為3m,轉彎部分應為0.5m。
5.3.4.5明敷接地線和地面距離為250mm-300mm,與建筑物墻壁間的間隙為10~15mm。
4.3.4.6接地線與接地體、接地線與接地線的連接均采用搭接焊。其搭接長度必須符合下列規(guī)定:扁鋼搭接長度為其寬度的2倍,且至少焊接3個棱邊;扁鋼與角鋼焊接時,為了連接可靠,除應在其接觸部位兩側進行焊接外,并應焊以由鋼帶彎成的直角形卡子與角鋼焊接;圓鋼搭接長度為其直徑的6倍;圓鋼與扁鋼連接時,其搭接長度為圓鋼直徑的6倍。
4.3.4.7埋設于地下的接地線不應刷漆,焊口處應刷兩道防銹漆,再刷兩道瀝青漆防腐。
4.3.4.8地下接地網(wǎng)埋深
0.8m,接地極與建筑物距離不小于1.5m,接地極間距不小于5m;地網(wǎng)的外緣應閉合,外緣各角應做成圓弧形,且半徑不宜小于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