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故障管理的做法
(1)必須認真貫徹執(zhí)行安全管理的八大原則。具體如下:一是“管生產必須管安全”原則;二是“三同時”原則(新建、改造、擴建項目,勞動安全與衛(wèi)生設施要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三是“五同時”原則(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生產的同時,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安全工作);四是“三不放過”原則(事故調查不清不放過,責任者和群眾沒受到教育不放過,無防范措施不放過);五是事故可預防原則;六是危險物單放原則;七是留有安全系數原則;八是“勸說加引導”原則。
(2)做好宣傳教育,使操作工人和維修人員對設備故障進行認真的記錄、統(tǒng)計、分析。
(3)根據企業(yè)實際情況進行安全性評價,確定重點故障管理對象和措施。
(4)采用狀態(tài)監(jiān)測和故障診斷技術。
(5)建立設備微機管理檔案及故障查找邏輯程序,把設備常見的典型故障現象匯編成典型故障查找邏輯程序圖表,在故障發(fā)生后迅速查出故障部位和原因,及時而有效地進行修理和排除。
5 設備的事故管理
(1)設備事故的劃分標準
1)一般事故
修復費用達500元以上至5 000元以下,或因事故造成全廠能源供應中斷10~30 min為一般事故。
2)重大事故
修復費用達5 000元以上,或因設備事故而使全廠能源供應中斷30 min以上為重大事故。
3)特大事故
修復費用達5萬元以上,或因設備事故使全廠停產2天以上,車間停產1周以上為特大事故。
(2)設備事故的分析處理
1)設備發(fā)生事故后,要立即切斷電源,保持現場,逐級上報等待處理;
2)發(fā)生事故單位在規(guī)定時間內,填寫報告單,由有關領導簽署處理意見;
3)重大、特大設備事故,企業(yè)要在規(guī)定時間內上報有關上級領導部門。
6 工傷事故經濟損失
因設備故障發(fā)生的工傷事故常有發(fā)生,一旦發(fā)生工傷事故其經濟損失應執(zhí)行《企業(yè)職工傷亡事故經濟損失統(tǒng)計標準》(GB6721-86)進行統(tǒng)計評價。其中,工傷事故分為如下五類:1類為死亡事故,2類為重傷已殘事故,3類為重傷未殘事故,4類為輕傷住院事故,5類為輕傷未住院事故。1~4類工傷事故直接經濟損失額與5類工傷事故經濟損失額的比率如下:1類∶5類=(40~45)∶1,2類∶5類=(20~24)∶1,3類∶5類=(10~12)∶1,4類∶5類=(3~4)∶1。1~5類工傷事故直接經濟損失額與間接經濟損失額的比率如下:1類為1∶6,2類為1∶10,3類為1∶6,4類為1∶4,5類為1∶2??偨洕鷵p失為直接經濟損失與間接經濟損失之和。
在東北有著眾多大型機械加工企業(yè),設備的定期檢查和維護保養(yǎng)是減少設備故障的途徑,設備故障與事故管理條例對使用者是一種約束,它有助于減少故障的發(fā)生,使現有的設備為振興東北老工業(yè)基地發(fā)揮更有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