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現場后勤保障的對策及方法。
1、統(tǒng)一領導,提高認識,切實加強做好現場后勤保障責任感和緊迫感。
現場后勤保障要在特大火災撲救和特種災害事故救援領導組織(指揮部)的領導下,實行統(tǒng)一領導。加強對現場后勤保障領導,要充分認識現場后勤保障對火災撲救與搶險救援工作成功與否所起重要作用的認識,要把現場后勤保障放在重要位置抓緊抓實,重視現場后勤保障。
2、成立現場后勤保障組織。
在特大火災撲救和特種災害事故救援領導(指揮)組織統(tǒng)一領導下,成立現場后勤保障組織。作為現場后勤保障組織負責人必須是撲救和救援領導組織(指揮部)成員之一。同時現場后勤保障組織(領導小組)中又可成立若干小組:
?。?)成立火災撲救與災害救援現場救護小組。主要負責特大火災撲救與特種災害救援現場的人員救護工作。成員主要為支隊衛(wèi)生所(隊)負責人,地方醫(yī)院、衛(wèi)生、防疫等單位人員組成,主要任務是做好參加撲救與救援工作而受傷人員及受災、受害人員的醫(yī)療救護工作,及時聯系好后方的醫(yī)院、救護運載工具、受害及傷殘人員安置救護工作等,以保證火災撲救與災害救護工作的有序開展。
(2)成立現場后勤保障裝備器材供應小組。主要負責特大火災撲救與災害救援所需要的器材、裝備、油料等供應。例如象黃島油庫大火撲救,如果沒有足夠后備的泡沫、水帶、油料等供應就不可能成功撲救大火。
?。?)成立現場后勤保障小組。主要負責現場人員就餐、保暖、換洗、住宿等聯系落實工作,以保證部隊再戰(zhàn)的實力。例如大興安嶺火災一救就是幾十天,又如山西煤礦瓦斯爆炸塌井事故救援工作都需要半個月以上時間,如果不及時聯系就餐、住宿休息、換洗等后勤保障工作,就根本無法連續(xù)展開撲救與救援工作。
在成立上述三個小組的同時,必須配備必要的現場通信工具,做到在現場后勤保障領導小組統(tǒng)一領導下明確職責,相互聯系,相互配合,才能達到良好現場后勤保障的效果。
3、及時制訂預案進行實地演練。
要及時制訂科學的預案,這些預案制訂可以與部隊的滅火作戰(zhàn)方案及特勤隊伍的重特大火災撲救與特種災害事故救援預案結合起來,制定相應詳細周密的預案,并適時開展演練,預案要結合部隊多單位的合練,又要結合地方各部門的演練。同時要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實施科學輔助決策。
4、配備必要的現場后勤保障裝備。
隨著火災撲救的復雜與特種災害事故救援難度增大,危險性增加,對現場后勤保障也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特別是對現場后勤保障裝備建設也提出嚴格要求。要求支隊逐步配備現場后勤保障裝備。例如配備現場后勤生活保障車與消防洗消車等必需的裝備,以保障現場撲救與救援人員的生活與安全,而隨著化工企業(yè)的火災爆炸等事故的增多,現場人員除配戴防火、防毒或防化服,必須做好洗消、體檢、治療等工作,以防止中毒潛伏而留下后遺癥。
5、改革現場后勤保障工作,努力推進現場后勤保障社會化體制。
現場后勤保障工作光靠消防部門一家是唱不好戲的。當前一是要盡快出臺一些有關現場后勤保障的法律法規(guī)及政策,以明確公安消防醫(yī)療、救護、防化、供電、供水、運輸、通信、化工等部門的職責,以保證現場后勤保障工作有法可依,有規(guī)可循;二是加快推進現場后勤保障社會化體系。要在各級政府的統(tǒng)一領導下,建立部門聯動機制,充分調動和發(fā)揮衛(wèi)生、醫(yī)療、通信、供電、供水、化工等部門的作用;三是要在各級政府統(tǒng)一領導下,進一步加強各部門的協(xié)調,共同探討和研究現場后勤保障工作,并適時開展綜合性的演練,以利實戰(zhàn)時的步調一致。
6、加強后勤隊伍建設,建立一支過硬的現場后勤保障隊伍。
建立一支一流的后勤隊伍是公安消防部隊建設的需要,也是確保建立過硬現場后勤保障隊伍的前提和基礎。一是要提高后勤現場保障人員的知識水平,確保隊伍水平的整體素質;二是切實加強思想作用建設和職業(yè)道德教育,樹立正確人生觀,要從政治的高度認識增強做好現場后勤保障責任心與事業(y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