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寶寶在盛夏酷暑出生,媽媽們充滿了喜悅。但隨之而來的,卻是三伏天如何坐月子的難題。“千萬不能洗澡”,“不能吃鹽”,諸如此類的老規(guī)矩真能讓母嬰健康嗎?下面一起來看看三伏天坐月子的健康之道。
居室防悶
在夏天,沒有必要這樣坐月子。房屋門窗緊閉,空氣不流通,如果天氣悶熱,產婦很容易中暑。正確做法應當是適當開窗通風,但應避免穿堂風。
在保證居室具有良好的通風條件下,室內氣溫保持在26~28攝氏度為宜。室溫過高時,可以使用空調或電扇降溫,尤以使用空調降溫更為理想。若是開空調,不能直接對著產婦吹。
活動避免懶
月子期間,很多產婦在產后一月內都很少下床活動。但這樣做弊大于利。產后及早下床活動,不僅有利于下肢血液循環(huán)、惡露及時排出,還能使腹肌得到鍛煉。產婦可以適當在屋內散步,但一定要避免提重物。
穿衣不可捂
“坐月子應該‘捂’,產婦需要穿長衣服,長褲子,甚至穿著絨衣絨褲。”這是老一輩坐月子的傳統(tǒng)觀念,有一定的道理,因為產后新媽媽的身體比較虛弱,免疫力降低,更容易生病,因此多加小心無可厚非。
但如果天氣炎熱,也要根據(jù)自身情況適當減少衣物,千萬不要一味地捂,極易造成中暑。
飲食忌無鹽
很多產婦在產后的頭幾天里過著“食之無味”的生活。這是因為老規(guī)矩說,飯菜內放鹽會影響下奶,所以只能吃“白食”。
但夏天產婦出汗多,容易缺水缺鹽,不及時適量補充鹽分,不但會讓產婦食欲不佳,身體乏力,而且會影響乳汁分泌。產婦正常飲食即可,沒必要刻意無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