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貧》這篇文章,選自《可愛的中國》一書,是革命烈士方志敏在獄中所著。當年語文老師在課堂上講讀此文時,幾次熱淚盈眶,那時這篇文章就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從事革命斗爭,已經十余年了。在這長期的奮斗中,我一向是過著樸素的生活,從沒有奢侈過。經手的款項,總在數(shù)百萬元;但為革命而籌集的金錢,是一點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業(yè)。”文章開頭,方志敏烈士如敘家常般,娓娓道出文意,道明革命斗爭的艱辛曲折和革命志士的崇高精神。接下來,他用樸實而傳神的筆觸,詳細描寫了被捕當天,敵人在他身上一個銅板都沒有搜出的經過。兩個國軍士兵見利忘義、視財如命、敲詐勒索的丑惡嘴臉和方志敏淡定從容、談笑自如、視死如歸的高尚品格,形成了鮮明對比,令一代代讀者動容、敬佩不已:這就是共產黨人的風骨!
清貧,亦稱“清苦”,形容窮苦而不失氣節(jié)。方志敏一生都過著清貧的生活。他為革命籌集過數(shù)百萬元的款項,卻從未動用過一分一文。有時帶領部隊轉移路過村莊集鎮(zhèn),舍不得買一點糧食充饑,寧愿啃樹皮、草根果腹。他的妻子從白區(qū)繳獲的物品中要了一塊絨布做演出服,被他批評了一頓,馬上送了回去。被捕入獄后,朋友們給他送去的衣食,他轉送給了病餓的難友。他用敵人給他寫“供詞”的紙和筆,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寫下傳世之作《清貧》和《可愛的中國》。
前一陣子微信上傳得很火的一個帖子《請讓劉胡蘭離我的女兒遠一點》,起因竟然是幾位家長要求語文老師不要給孩子上《劉胡蘭》這一課,理由是“不想讓孩子幼小稚嫩的心靈過早地接觸這么殘酷、血腥、暴力的東西”。我們暫且不說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啟蒙對孩子來說是多么重要,單從家長本身來看,他們的精神世界就清貧得可怕。而現(xiàn)在有些年輕人,說起娛樂八卦來頭頭是道,唯獨對革命先烈的光榮事跡、革命斗爭的光輝歷史一知半解,甚至一提起來就覺得:“那是什么年代的事了!”這種情況真的很令人擔憂。
物質上的富有能讓人安居樂業(yè)、豐衣足食;精神上的富有能讓人擺脫現(xiàn)實生活中的種種束縛,感恩惜福、知足常樂、樂觀上進。再讀《清貧》,我認為,不論社會展得多么繁榮,不論生活變得多么富裕,我們都要從《清貧》這樣的書籍文章中汲取精神上的養(yǎng)分,不斷地充實自己、豐富自己、升華自己,把那些美好的品德和優(yōu)良的作風一代代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