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疏散樓梯的設計措施(一) 疏散樓梯的種類和適用范圍及設計疏散樓梯包括普通樓梯、封閉樓梯、防煙樓梯及室外疏散樓梯等三種。疏散樓梯(室外疏散樓梯除外)均應做成樓梯間,圍成樓梯間的墻皆應是耐火極限不低于2.50h的非燃燒體。樓梯應耐火1—1.5h。第一,普通樓梯間,適用于:11層及11層以下的的單元式住宅;建筑高度在24m以下的丁、戊類廠房;單、多層各類建筑。第二,封閉樓梯間,適用于:12-18層的單元式住宅;10層以下通廊式住宅;醫(yī)院、療養(yǎng)院的病房樓;設有空調(diào)系統(tǒng)的多層旅館;超過5層的公共建筑;高度不超過32m的二類高層建筑;甲、乙、丙類廠房和高度在32m以下的高層廠房。第三,防煙樓梯間,適用于:高度超過32m,且每層人數(shù)超過10人的高層廠房;塔式住宅;一類高層建筑;高度超過32m的二類高層建筑;11層以上的通廊式住宅。
(二) 封閉樓梯間的設計
第一,封閉樓梯間應靠外墻設置,這樣便可直接進行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風,便于排除樓梯間的煙氣。第二,封閉樓梯間要設置耐火的墻和乙級防火門,將樓梯與走道隔開。防火門應有自動關閉措施,并應向疏散方向開啟。有條件的還可以把樓梯間適當加長,設置兩道防火門而形成門斗(面積可以小于樓梯前室的要求),這樣能提高樓梯間防護能力,給疏散以回旋的余地。第三,封閉樓梯間的底層如緊接主要出口,設計時,為了使交通路線明確及豐富門廳的處理,常將樓梯敞開于大廳之中,這時可對門廳作擴大的封閉處理,采用乙級防火門或其它防火措施,將門廳與走道、過廳等分隔開,門廳內(nèi)還應盡量做到內(nèi)裝修的非燃化。(三) 防煙樓梯間的設計第一,防煙樓梯間的人口處要設置樓梯前室或凹廊、陽以等。樓梯前室的面積,公共建筑不小于6m2,居住建筑不小于4.5 m2,如果是與消防電梯合用的前室,其面積、居住建筑不小于6 m2,公共建筑不小于10 m2,起緩沖疏散人流沖擊的作用。第二,防煙樓梯前室內(nèi)要設置防排煙裝置。防止火災煙氣進入樓梯前室,并將進入樓梯間的煙迅速排出去,以保證人員安全。第三,設在防煙樓梯前室和樓梯間的門應該是乙級防火門,并應向人流疏散的方向開啟(四) 室外疏散樓梯的設計當在建筑物內(nèi)設置疏散樓梯不能滿足疏散要求時,可設室外疏散樓梯作為輔助樓梯。第一,為了確保人員的順利疏散,室外樓梯凈寬度應不小于90cm,樓梯欄桿扶手的高度應不小于1.1m,樓梯的傾斜度不大于45度。第二,為了保證樓梯的安全使用,室外疏散樓梯不得采用無防火保護的金屬梯,應采用鋼筋混凝土等非燃燒材料制作,耐火極限不得低于1.00~1.50h。第三,為了防止室內(nèi)火災的煙火燒烤室外疏散樓梯,在距樓梯至少2m范圍的墻面上,除開設疏散用的門洞外,不能再開設其它門窗洞。
三、消防電梯的設計措施
高層建筑發(fā)生火災時,要求消防隊員迅速到達起火部位,撲滅火災和救援遇難人員,如果消防隊員從樓梯登高體力消耗很大,難以有效地進行滅火戰(zhàn)斗,而且還要受到疏散人流的沖擊,因此設置消防電梯,在利于隊員迅速登高,而且消防電梯前室還是消防隊員進行滅火戰(zhàn)斗的立足點,和救治遇難人員的臨時場所。
(一)消防電梯的應用場合以下建筑物應設消防電梯:第一,建筑高度超過32m的高層廠房和倉庫;第二,一類公共建筑;第三,塔式住宅;第四,12層及12層以上的單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第五,高度超過32m的其它二類公共建筑。(二)消防電梯的設計措施第一,消防電梯必須設置前室。前室的面積居住建筑不應小于4.5 m2,公共建筑不應小于6m2。前室與走道之間應設乙級防火門或具有停滯功能的防火卷簾,還應設有消防專用電話、專用操縱按鈕和事故照明。在前室門外走道上應該設置消火栓和緊急用插座。第二,消防電梯間前室宜靠外墻設置,在首層應設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經(jīng)過長度不超過30m的通道向室外。第三,消防電梯的井壁、機房隔墻的耐火極限應不低于2h,井道頂部要有排煙措施。四、疏散走道的設計措施 從建筑物著火部位到安全出口的這段路線稱為疏散走道,也就是指建筑物內(nèi)的走廊或過道。從防火的角度看,對疏散走道的要求如下:第一,疏散走道的吊頂應為耐火極限不低于0.25h的非燃裝修。第二,疏散走道不宜過長,應該能使人員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到達安全出口,在疏散走道內(nèi)應該有防排煙措施。第三,疏散走道應寬敞明亮,盡量減少轉折。疏散走道上的門應該是防火門,在門兩側1.4m范圍內(nèi)不要設臺階,并不能有門檻,以防人員擁擠時跌倒。第四,疏散走道內(nèi)應有疏散指示標志和事故照明。
總結
總而言之,進行建筑物的防火設計要了解建筑物的特點并根據(jù)內(nèi)部功能要求采取更為合適的防火措施。同時國家也應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對建筑物防火進行指導和規(guī)范,切實為人民人身和財產(chǎn)安全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李鈺;閻善郁.小型商業(yè)建筑防火設計措施探討[j].2007,(2).
[2]黃春艷.淺談高層建筑防火設計措施[j]. 2011,(8).
[3]黃海濤.高層建筑防火設計措施綜述[j].200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