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乙炔發(fā)生器壓力控制過高,對設備的氣密性要求也就高,易泄漏。操作壓力過低,可能會造成壓縮機入口負壓,設備倒吸入空氣而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8)乙炔發(fā)生器內的液面過高,使氣相緩沖容積過小,易使排出的乙炔夾帶渣漿和泡沫,使水向上浸入電磁振蕩器及貯斗,引起貯斗內電石發(fā)生劇烈反應,引起燃燒或爆炸;同時,液面過高,排渣時會使發(fā)生器壓力迅速下降,吸入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液面過低,倒料管口露出液面,帶水乙炔從加料口溢出,與儲斗內電石反應,引起燃燒或爆炸。再者,液面過低,冷卻水少,反應放出的熱量得不到充分冷卻,發(fā)生器溫度、壓力均會升高,導致乙炔發(fā)生爆炸性分解。
(9)電石倉儲和破碎工段電石粉塵與空氣混合,形成爆炸性粉塵混合物。
2.2.2 生產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點火源
(1)機械摩擦碰撞。電石桶、電石料斗與乙炔發(fā)生器的儲料斗相碰,產生火花;電石中的硅鐵雜質和鐵質工具打出火花,加料時與器殼、器壁碰撞產生火花;發(fā)生器運轉部分的機件相互摩擦碰撞產生火星。
(2)電氣設備和機械通風設備不符合防爆要求產生火花和高溫。
(3)靜電和雷電危害。
(4)違章動用明火、檢修用火、吸煙等,都可能成為火災爆炸的點火源。
3?安全措施
可燃氣體發(fā)爆炸(燃燒)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1)存在可燃氣體,其濃度在爆炸極限范圍內;
(2)存在足以點燃爆炸氣體混合物的火花、電弧和高溫等點火源。
所以安全措施的基本原則就是應使產生爆炸的條件同時出現(xiàn)的可能性減少
到最低程度。
3.1 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1)電石庫和電石破碎廠房的地勢要高而干燥,地坪應高出周圍的地面200mm,門窗要有防止雨水侵入的遮蓋物。庫房內電石桶應放置在比地坪高200mm的墊板上[2]。廠房內應有通風和除塵設施,電石中間料倉應充氮氣保護,防止形成爆炸性氣體或粉塵混合物。
(2)乙炔管道和設備在開車前應用氮氣或二氧化碳進行充分的置換。應設置含氧量不大于3%的氮氣或二氧化碳吹掃裝置,在重新充裝電石或停產檢修后開始生產時,用氮氣或二氧化碳置換,排出氣體經分析氧含量小于3%,方認為置換合格。
(3)嚴格控制乙炔發(fā)生器的加料量、加料速度和電石粒度,加料時應按工藝要求充氮,以驅除空氣。
(4)乙炔發(fā)生器排渣速度不能過快,否則,發(fā)生器會產生負壓,容易吸入空氣形成爆炸性的混合物。
(5)嚴格巡回檢查,防止乙炔設備、管道泄漏。
3.2 采取消除或控制產生火花、電弧和高溫等點火源的措施
(1)電石破碎機輸送帶上應安裝磁鐵分離器,以除去硅鐵雜質,防止因其撞擊而產生火花。皮帶應有導除靜電的措施。
(2)嚴格控制乙炔發(fā)生器的壓力、溫度和液位,防止電石發(fā)生劇烈水解反應而產生高溫、高壓。
(3)乙炔在輸送管路中最大流速:當壓力為0.0688~0.147MPa時,不應超過8m/s;當壓力為0.147~2.45MPa時,不應超過4m/s。由于乙炔氣高速噴射會產生靜電而起火,因此,乙炔設備和管路除嚴防泄漏外,還應有良好的避雷及靜電接地裝置。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Ω。當每對法蘭或螺紋接頭間電阻值超過0.03Ω時,應有跨接導線[3]。
(4)為了防止爆炸性的乙炔銅、乙炔銀等的生成,閥門和附件材質應采用鋼、可鍛鑄鐵或球墨鑄鐵材料或銅含量不超過70%的銅合金材料。
(5)采用適用于乙炔場所的dⅡCT2(B4b)級的防爆型電氣設備或儀表。在區(qū)域內應采取消除或控制電氣設備線路產生火花、電弧或高溫的措施[4]。
4?結?? 語
乙炔生產中的反應物及生成物易燃易爆,且為高放熱反應,是一個安全生產十分重要的典型化工裝置。為了保證安全生產,在設計施工階段,要在工藝設計和設備設計上,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采取消除或控制產生火花、電弧和高溫等點火源的措施;在生產過程中,要嚴格執(zhí)行工藝操作規(guī)程,加強現(xiàn)場檢查,在管理有序的情況下,要做到居安思危,保持生產裝置安全、穩(wěn)定、長周期運行。
【參考文獻】
[1]崔克清.安全工程大辭典[Z].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1985.
[2]GB 50031-91 ,乙炔站設計規(guī)范[S].
[3]嚴明亮.乙炔生產過程中危害因素分析及安全控制[J].聚氯乙烯,2005,
?? (12):40-43.
[4]嚴福英.聚氯乙烯工藝學[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