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高速車床機械安全設計進行風險評價,是目前機械設備評價方法的重要步驟,結合通用機械系統(tǒng)的安全模型,并根據實際實例進行評價,對于高速車床機械安全設計進行風險評價展開探討,是本文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
對于機械安全進行風險評價,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還能夠保證機械產品在國際競爭中占據重要的地位,高速車床的機械安全進行風險評價是保證車床在后期使用過程中不出現任何意外的重要手段,本文就結合實際的案例,進行風險評價工作的探討,為高速車床機械在后期的生產和操作過程中提供重要的方法,保證車床的順利運行。
風險評價
機械在運行或者操作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兩大種類的危險,其一是機械危險,其二就是非機械危險。其中非機械危險中包括熱、振動、材料以及物質、電氣、噪音、輻射等方面的危險。所以在進行風險評價時,一定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所謂的風險評價也是就指對于機器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造成的各種危險以及這些危險對于人類健康造成危害的程度和概率進行分析,以達到幫助產品設計者根據現階段的種種因素確定較為合適的安全措施的目的,幫助機器實現最高的安全運行水平,也就是實現一定的安全目標,目前的工藝水平對機器的使用和結構形成了種種類似制造成本、安全防護裝置以及自動化程度等一系列的約束。進行風險評價的方法并不是單一的,主要有失效模式和效應分析、故障樹分析、基于任務和基于危險的方法以及初步危險分析等一系列方法。在進行風險評價時,一定要考慮以下兩個方面的因素,首先是對于可能造成危害或者損害健康可預見的最嚴重的程度,因為該種嚴重程度會隨著各種因素的變化而發(fā)生變化,而這些因素中還含有大部分不可預見的偶然性因素。還有就是在某種危險的狀態(tài)之下發(fā)生危害健康或者損傷的概率,這種概率與人體進入危險區(qū)的時間長短和進入危險區(qū)的頻率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在進行風險評估時,一定要綜合考慮這兩種因素。
高速車床的風險評價
英國哈斯頓大學的教授在2000年研究開發(fā)出了一個較為通用的機械系統(tǒng)的安全模型,這個模型就是在進行風險評估時,讓設計工程師把人的安全和健康融進到整個設計過程中,這樣的系統(tǒng)方法能夠提高風險預測的準確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個機械設計的質量。該模型主要由子部件、危險和危險區(qū)域、危險評估、干預方式、可預測任務和傷害事件等部分統(tǒng)一組成,在進行系統(tǒng)功能的分析時,還考慮到操作人員對整個系統(tǒng)的干預、系統(tǒng)安全進行工作的材料和工具以及系統(tǒng)需要完成的任務和具體的操作者等相關因素。
高速車床進行風險評價模型在實際運用中,要保證考慮到種種因素,例如機器在進行切削工作時,產生的切屑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傷害到操作者,操作者所處的危險區(qū)域被稱為工業(yè)部件的危險區(qū),所執(zhí)行的工作是正常進行生產,若在正常生產中產生的危險是沖擊危險,危險事件可以被認為是切屑危險。將這些因素都加以確定之后,對于該危險項目進行風險評定,把危險分子輸入到Fred Manuele模式中進行判定,然后確定危險級別,若確定的危險級別越高,則越需要進行風險減少的相關措施。
對于高速車床進行機械安全設計
對于機械安全設計的主要內容可以根據風險評價的實際情況分為安全裝置、對于遺留風險通過合適的方式告訴操作者以及結構的安全設計三個方面。
采用一定的安全裝置和補充保護措施都屬于較為間接的安全措施,對于齒輪、皮帶以及其他可能造成卷入、吸出和纏繞等危險的部件和裝置進行封閉,也可以設置一定的安全防護裝置。在車床的限位裝置進行安裝時,要保證不出現振動,并且安裝的位置也要合適。保護式的防護裝置要使用卡子、重力或者導軌等裝置來進行固定,打開時要保證與機床的相對固定,機床在防護裝置關閉之前不能啟動,或者說防護裝置和機床不能同時進行工作。
對于車床外形進行的安全結構設計時,保證外露的部分平整光滑,不可出現尖角或者其他銳邊,防止出現工作人員刺傷或者磕傷的危險。車床的外露管線也要進行合理的位置安排,以防在后期的使用過程中,因為操作不當而出現管線被拌斷,產生較大的危險。對于潤滑系統(tǒng)裝置中的油位顯示器的設計,要便于后期的觀察,并且要保證設置在安全的位置,對于機床裝置上的手動潤滑點要進行標記,便于后期的操作。車床裝置上還需要設置能夠回收或者容納冷卻液的部位,對于冷卻液的流量控制器或者開關要設置在操作人員方便操作的部位。對于一些刀具或者緊固工件的裝置設計時,要本著快捷、方便、可靠和安全的原則,便于在車床運行過程中出現斷電或者裝置壓力下降時,方便夾緊工作的進行。
對于高速車床的使用時,要保證按照所有操作工序都是在相關的使用說明書指導下所進行的,對于遺留風險要及時通知給操作者,提供一定的安全說明,包括機床的安全性能、安全警告、僅用信息圖、培訓要求、注意事項和預定用途等信息。在機床本體的明顯位置做好各種不當操作的或者危險操作的標志,從而讓使用者在后期的操作過程中加強對各種不正確操作危險的認識。
利用風險評價為基礎,并結合先進的機械安全設計研究成果,建立風險評價的高速車床機械安全設計理論體系,能夠給機床的設計和使用過程提供一定的指導方案和使用方法,保證車床的安全生產,從而為日常的生產生活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原料,為了能夠讓風險評價過程順利進行,要結合車床自身的特點,對于操作環(huán)節(jié)嚴格按照相關規(guī)章制度進行,從而給車床的風險評價工作提供更多科學合理的數據和資料,保證機械車床在后期的安全順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