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井下常見的火源:電氣火花,機械摩擦火花。它們是引起瓦斯、煤塵爆炸的火源。
一、電氣火花
1、由于電氣設備在正常運行或故障狀態(tài)下可能出現的火花、電弧、熱表面等,它們具有一定的能量,這些可以成為點燃礦井瓦斯和煤塵的點火源,引起瓦斯和煤塵爆炸。為防止以上事故,煤礦供電必須堅持使用“三大保護”,同時還必須使用防爆電氣設備。
2、井下使用的電器設備都是鐵為材料的設備,當這些設備出現漏電時,設備的外殼就會對地放電,其放電的能量足以引爆瓦斯和煤塵,也會使人觸電,發(fā)生人生傷亡事故。當設備出現短路故障時,短路的瞬間會伴有漏電發(fā)生,且短路時會有很強的能量在極短的時間內燒毀電氣設備,引起火災或瓦斯、煤塵爆炸。出現上述事故時,防爆電器設備是不能阻止火花引爆瓦斯及煤塵的,必須靠供電安全的三大保護之間的有效配合,才能保證安全。因此“三大保護”是供電安全的基礎,是靠保護的有效動作,積極主動的消除故障影響。
3、 防爆電氣設備,其原理是將正常工作或故障狀態(tài)下可能產生火花的部分放在一個或分放在幾個外殼中,這種外殼除了將其內部的火花、電弧與周圍的環(huán)境隔開,當進入殼內的爆炸性氣體混合物被殼內的火花、電弧引爆時外殼不郅被炸壞,也不郅使爆炸物通過連接間隙引爆周圍環(huán)境中的爆炸性氣體混合物。防爆電氣設備是一種被動的防護,它與供電安全三大保護一起,配合組成煤礦的供電安全的屏障。
二、機械摩擦火花
主要是皮帶機及絞車運行在非正常狀態(tài)下,造成局部摩擦,引起火源。當皮帶機和絞車在非正常狀態(tài)下運行時,我們的皮帶機保、開關保護大都能監(jiān)測到故障,并進行保護;同時加強設備的檢查和現場管理,便可消除。
第一節(jié):供電安全“三大保護”
一、供電系統(tǒng)安全
煤礦生產有很大和特殊性,必須保證供電系統(tǒng)安全
1、我們的供電系統(tǒng)組成:
礦井供電系統(tǒng)是由礦井地面變電所、井下中央變電所、采區(qū)變電所、工作面配電點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連接起來的一個整體。煤礦井下供電系統(tǒng)主要有變壓器、開關、電纜、用電設備組成,煤礦供電要保證安全、可靠、經濟、合理。重要車間必須用雙回路供電。
2、畫圖講解
二、監(jiān)測、監(jiān)控安全
由于煤礦井下有瓦斯、煤塵等其達到一定條件就會發(fā)生爆炸,火源、氧氣、濃度。為了控制減少瓦斯和煤塵爆炸,必須堅持使用“三專兩閉鎖”。
1、“三?!笔侵笇S瞄_關、專用線路、專用變壓器。
2、兩閉鎖指:(1)風電聯(lián)鎖:使用用局部通風機供風地點,必須實行風電閉鎖,保證停風后立即切斷停風區(qū)內所有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電源;且風機不開時,聯(lián)鎖區(qū)域內送不上電。聯(lián)鎖范圍:供風區(qū)域內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
(2)瓦斯電聯(lián)鎖:瓦斯超限時應該立即切斷聯(lián)鎖范圍內所有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電源。聯(lián)鎖范圍:回風巷道內所有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
三、使用的設備安全
煤礦井下環(huán)境特殊,使用的設備就很高的安全性。煤礦機電設備必須要有《煤礦安全標志》,國家強制性的要求,生產礦用設備必須取得,這種設備在安全方面考慮的很完善。另外由于電氣設備在正常運行或故障狀態(tài)下可能出現的火花、電弧、熱表面等,它們具有一定的能量,這些可以成為點燃礦井瓦斯和煤塵的點火源,引起瓦斯和煤塵爆炸,為防止以上事故,煤礦井下還必須使用防爆電氣設備。
(一)隔防型電氣設備
1、隔爆型電氣設備:其原理是將正常工作或故障狀態(tài)下可能產生火花的部分放在一個或分放在幾個外殼中,這種外殼除了將其內部的火花、電弧與周圍的環(huán)境隔開,當進入殼內的爆炸性氣體混合物被殼內的火花、電弧引爆時外殼不郅被炸壞,也不郅使爆炸物通過連接間隙引爆周圍環(huán)境中的爆炸性氣體混合物。這各特殊的外殼叫隔爆外殼,具有這種外殼的設備叫隔爆型電氣設備。其特點是耐爆性、隔爆性。
2、機電工在井下工作中要嚴格執(zhí)行《機電設備檢修標準》、《機電設備完好標準》及《煤礦安全規(guī)程》杜絕電氣設備失爆。
(二)正確的使用設備
1、??????????? 選擇合適的設備
根據井下現場的需要科學的選擇設備,如你單位在井下在施工一條巷道,你就要根據生產需要和巷道長度、坡度選擇合適的出貨設備,如420刮板機或520刮板機,根據電機功率選擇合適的控制開關,如用55KW電機,由于80開關控制功率660V控制30-65KW,120開關控制40-90KW,氫控制開關就可選擇80或120開關。再根據巷道的坡度和提升的最大重,設置合適的絞車。
2、正確的使用設備
使用設備要嚴格按《機電設備完好標準》將設備安裝合格,如設備的搭接高度,出貨點的位置等都要合格。在轉動部位加防護罩等。
四、供電保護安全
井下漏電、短路等危及人身和設備安全,為保證井下供電安全可靠,供電安全“三大保護”:過流保護、漏電保護、接地保護。
1、過流保護:
1)什么是過流:過流是指流過電氣設備和電纜的電流超過了額定電流值。其故障有短路、過負荷、和斷相。
2)短路:指電流不流經負載,而是兩根或三根導線直接短接形成回路,其危害是在極短的時間內燒毀電氣設備,引起火災或瓦斯、煤塵爆炸。
3)過負荷是流過電氣設備和電纜的實際電流超過額定電流和允許過負荷的時間。溫度升高、絕緣損壞,不及時處理發(fā)展為漏電或短路事故。
4)斷相是指三相交流電機的一相線中或一相繞組斷線。危害造成過負荷。
針對過流現象,目前井下采取了短路速斷保護和過載延時保護。
2、漏電保護:
1)什么是漏電:當電氣設備或導線的絕緣損壞,或人體觸及一相帶電體時,電源和大地形成回路,有電流流過的現象稱為漏電。分為集中漏電(集中在一點或一線)和分散漏電(分散開)。
2)漏電的五種違害
A、造成觸電傷亡事故;B、可能產生電火花,有可能引起瓦斯煤塵爆炸;C、漏電回路上各點存在電位差,若電雷管引線兩端接觸不同電位的兩點,可能使雷管爆炸;D、電氣設備漏電時,不及時切斷電源會擴大為短路故障,燒毀設備造成火災;E、影響電網上其它用戶,嚴重影響生產。
3)為了解決漏電危害目前我們在井下采取了防護措施是漏電保護(漏電立即動作)和漏電閉鎖(超前監(jiān)測絕緣使絕緣低于閉鎖值的送不上電)。
4)堅持使用檢漏保護器:采區(qū)供電一個電網中只有一個漏電保護器,常見的安裝在移變低饋頭內。
3、接地保護
1)概述:〈〈煤礦安全規(guī)程〉〉規(guī)定:電壓在36V以上和由于絕緣損壞可能帶有危險電壓的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構架;鎧裝電纜的鋼帶(或鋼絲)鉛皮或屏蔽護套等必須有保護接地。
2)什么是保護接地:井下中性點不接地系統(tǒng)中、將電氣設備正常情況下不帶電的金屬部分用導線與埋在地下的接地極連接起來稱保護接地。
3)〈〈煤礦安全規(guī)程〉〉規(guī)定:從任意一個局部接地裝置處測得的總接地網的接地電阻,不得超過
2Ω,每一移動式和手持式電氣設備同接地網之間的保護接地用的電纜芯線(或其它相當接地導線)的電阻值,都不得超過1Ω。.礦井內分區(qū)從井上獨立供電者(包括鉆孔供電),可以單獨在井下或井上設置分區(qū)的主接地極,但其總接地網的接地電阻不得超過2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