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錄井隊隨鉆井隊搬遷過程中,地質房內禁放易燃易爆物品、所有物品應固定牢靠,吊裝、吊放時注意安全,應有專人押運;電熱器、烘樣<巖屑)烤箱應距墻壁0.2米遠,周圍禁放易燃物品,烘樣烤箱電源線應單獨連接;簡易鉆時裝置安裝時,地質人員上井架應事先與當班司鉆聯系好;簡易鉆時裝置測繩兩端應卡牢,測繩不得與井架相摩擦,與電源線間距不小于0.5米;當發(fā)生井噴時,應按鉆井施工單位的統(tǒng)一指揮,及時關閉所有錄井用電,滅絕火種,保管好各種資料;在新探區(qū)、新層系及已知含硫化氫地區(qū)錄井時,應進行硫化氫監(jiān)測,并配備相應的防毒面具;地質錄井人員應及時向鉆井隊提出地質預告和通報異常情況。
1.巖屑錄井
鉆頭破碎的巖石,叫做巖屑或鉆屑。它們隨泥漿返到井口,被振動篩篩出,地質錄井人員將巖屑沖洗干凈,攤開曬干或放人烘箱烘干,然后進行一一觀察、描述,最后把所取巖屑都分別裝入專門的袋子,標明井號及井深,收集起來。對在一個新的地區(qū)的探井中取得的鉆屑,還要永久保存。這就是巖屑錄井。
有油的巖石,與其他巖石在儀器下表現顏色不一樣,仔細觀察巖石,可以發(fā)現油層。即使在這口井中沒有發(fā)現石油,通過對巖屑的研究,還可以把全井的地層出現順序、巖性變化、具體層位的深度與厚度等問題搞清楚,有利于指導下一步工作。
含油巖屑怎樣鑒別?一般來說,含油飽滿的砂巖巖屑,呈現出油糊糊的球狀砂粒,很有點像紅糖粒那樣。由于這種巖屑的顏色突出,相對地比較容易發(fā)現。但有的巖屑含油比較差,在很小的巖屑上也只是呈現出斑斑點點的含油,容易被忽視。由于油質的關系,有的含油巖屑像在油中浸泡過,帶有油浸的光澤,但不呈現紅糖似的顏色,這也需要有經驗的人才能認識它。石灰?guī)r的巖屑要比砂巖巖屑小得多,一般呈片狀,大小比較均勻。含油的石灰?guī)r巖屑也只呈油浸光澤,其他現象肉眼很難發(fā)現。對這些難以辨認的可疑的含油巖屑,也可用熒光燈來照射,若是呈現淺黃、黃、亮黃、棕或棕褐色的熒光反射特征,表明是含油巖屑。并且根據反射熒光的顏色深淺,可以初步判斷油質的好壞。色淺(如淺黃、黃、亮黃色)的油質輕,質量好;色深(如棕、棕褐色)的油質重,相對比較差。除熒光鑒別方法外,還可用氯仿溶液浸泡巖屑,如果巖屑含油,氯仿能把其中的油質溶解出來,然后進行觀察對比,判斷其是否真的含油。
巖屑錄井時地質人員操作應注意:撈取巖屑,上下梯子時應注意安全,要有良好的照明設施;洗、曬砂樣的場地應平整和方便操作;使用烘樣烤箱烘干巖屑時,應先檢查烘樣烤箱外殼接地是否可靠。
2.鉆時錄井
鉆時錄井是通過記錄鉆穿1米地層所需要的時間(分鐘),來觀察和研究地下地層變化情況的一種方法。
在鉆井過程中,各種巖層的可鉆性是不一樣的,有的巖層每米鉆時高達數小時,甚至十多小時之久,而有的疏松的砂巖巖層,往往只需要一兩分鐘,有時不到一分鐘,鉆頭好像進了豆腐渣一樣。
我們知道,一般含油巖層孔隙大、裂縫較多,比較容易鉆,所以鉆時就小。而油層上面的蓋層則因為比較致密,孔隙小、縫隙比較少,鉆時就比較大。一旦在鉆進時發(fā)現鉆時明顯變小,就要分析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避免突然鉆進油氣層或其他層位而發(fā)生事故。比如:鉆到一個大的裂縫時,泥漿都漏掉了,這樣就有可能發(fā)生事故。再如:由于鉆時小,鉆速快,鉆進油氣層較深,泥漿未得到及時處理,由于油層壓力大,容易引起“井噴”,有可能出大問題。
鉆時錄井應注意:丈量鉆具、管具長度時應注意防碰撞、防碾壓、防跌倒;鉆具、管具上下鉆臺時,錄井人員應遠離鉆臺大門坡道15米以外;上鉆臺應戴好安全帽,劃方人(方鉆桿在轉盤面以下長度)時,應站在轉盤面以外;收集泵壓、排量等數據時,錄井人員不應接近泥漿泵皮帶輪或站在泥漿泵安全閥泄流方向。
3.泥漿錄井
人們常用“泥漿是鉆井的血液”來形容泥漿在鉆井作業(yè)中的重要性。鉆井泥漿對保證安全鉆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泥漿的主要功能是:清洗井底,攜帶鉆頭破碎的鉆屑到地面,冷卻鉆頭和鉆柱,形成附著在井壁上的泥餅來保護井壁,利用自身液柱重量平衡地層壓力,傳遞水功率給鉆頭等等。當鉆井開始以后,泥漿就日夜不停地在循環(huán)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