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規(guī)范員工操作,確保安全生產。
2、適用范圍:濕法生產線二刀頭、水洗崗位。
3、內容:
3.1 設備及工具 :二刀頭、水洗軋車、主凝聚槽、抹桿、老虎鉗、鐵絲、膠帶紙、離型紙、網袋、升降窗、氣動泵、刮刀。
3.2 相關要求及規(guī)定
3.2.1熟悉本崗位的安全緊急開關位置和正確使用方法。
3.2.2嚴禁戴手套操作,工作服嚴禁拖拖拉拉,衣服袖口、領口、下擺必須束緊。
3.2.3 生產前檢查電、氣是否達到使用要求;檢查老虎鉗、鐵絲、網袋、離型紙是否夠用,擺放是否合理;檢測主凝聚水溶液濃度、溫度等是否符合工藝要求。
3.2.4進入封閉門內必須佩戴防毒面具。
3.2.5刀頭崗位在進行投料或測刀頭間隙操作時,應注意協(xié)調,必須先喊話后抬放刀頭,防止傷手。
3.2.6清理主刀頭DIP工位衛(wèi)生,必須掛牌操作,避免其他人員誤操作,造成傷害
3.2.7抬放主刀頭DIP槽升降架,兩人協(xié)作要默契,必須先喊話,后抬放,避免造成傷害。
3.2.8抬放刀頭升降窗戶,必須先喊話,后抬放,升起后必須使用安全插銷,避免造成傷害。
3.2.9擦拭定量輥,必須松開后再擦拭,防止手臂或手指帶入,造成安全事故。
3.2.10擦拭涂覆輥后背刀,注意保護,必須戴紗手套或塑膠手套并使用厚實的布基擦拭,防止刀排傷手。
3.2.11刀頭人員對于灑落的物料或助劑應及時清理,防止因臺面太滑造成員工跌傷或摔傷事故。
3.2.12在生產DIP工藝產品時,嚴禁在定量輥下操作,防止手指帶入定量輥,造成壓傷事故。
3.2.13物料使用過程中必須規(guī)范落實大桶和PU桶的封蓋。近距離接觸物料佩戴好自身防護用品如手套和防毒面具。
3.2.14翻桶必須使用專用支桶架。
3.2.15注意換泵時,因鋼絲繩磨損砸傷操作人員或劃破手。
3.2.16 每隔10分鐘檢查一次料桶內物料狀況,避免物料打空造成質量隱患;每隔15分鐘檢查一次預軋車、湯平燙光是否異常;每隔60分鐘檢測主凝聚濃度、溫度、刀頭間隙、坯革出水厚度并記錄在《濕法工藝記錄卡》上。
3.2.17水洗軋車屬于對輥崗位,嚴禁在入口處操作,防止手被帶入對輥。
3.2.18水洗軋車需要包布,必須將軋車抬起后兩人操作。
3.2.19背涂屬于對輥崗位,嚴禁在進口方操作,防止手指帶入。
3.2.20擦拭背涂輥,必須將刀排松開,防止手指帶入。
3.2.21擦拭背涂刀排,必須帶沙手套或塑膠手套并使用厚實的布基擦拭,防止刀排傷手。
3.2.22清理各類電器柜、電機、電風扇衛(wèi)生時,嚴禁用濕布,或用掃把去清理,防止觸電或短路事故的發(fā)生
3.3 設備保養(yǎng)
3.3.1不定期檢查區(qū)域緊急開關是否靈敏。
3.3.2不定時檢查燙平、燙光旋轉接頭是否有跑、冒、滴、漏現(xiàn)象,確保設備正常運行。
3.3.3不定期檢查燙平、燙光等各處電機是否缺油。
3.3.4不定期檢查各處電機風扇是否故障。
3.3.5經常檢查氣動泵鋼絲繩的磨損程度,出現(xiàn)損壞及時更換。
3.3.6不定期檢查升降窗戶鋼絲繩磨損情況,出現(xiàn)損壞及時更換。
3.4 安全防護
3.4.1三輥張力架使用防護網或防護桿防護,禁止人員踩踏、穿行。
3.4.2燙平、燙光區(qū)域現(xiàn)場采用“注意燙傷”的安全標語標示。
3.4.3對輥處、三輥張力架現(xiàn)場采用相關安全標語標示。
3.4.4生產設備部分是鏈條轉動的,應加裝防護罩。
3.5 附件:
《濕法生產工藝指令卡》
《濕法生產工藝記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