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甘肅省安全生產委員會關于構建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工作機制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的指導意見》(甘安委發(fā)電〔2016〕5號)、《酒泉市教育系統(tǒng)加強重大風險分級管控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工作方案》(酒教字〔2017〕408號)和《金塔縣教育系統(tǒng)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工作方案》(金教發(fā)〔2017〕334號)文件要求,落實學校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全面排查、識別、評估安全風險,落實風險管控責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重大安全風險,對學校風險點實施標準化管控,提升學校安全風險管控水平,確保校園安全穩(wěn)定,特制定本實施細則。
一、工作目標
通過建立起完善、有效運行的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全面推進落實學校主體責任,有效促進校園安全科學管控,在全校范圍內構建形成全覆蓋、全方位安全風險防控,實現(xiàn)標準化、信息化的校園安全風險辨識管控體系,提高學校本質安全管理水平。
二、工作原則
(一)學校安全風險辨識分級管控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實行“誰主管、誰負責”和“管業(yè)務必須管安全”的原則。
(二)安全風險辨識分級管控是指按照安全風險點的不同風險級別、所需管控資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復雜及難易程度等因素,確定不同管控層級的風險管控方式。
三、職責分工
學校作為安全風險管控的主體,其主要負責人對本校安全風險辨識、安全風險防范和管控體系建設工作全面負責。學校主要承擔以下職責:
1.建立健全安全風險責任制,明確各崗位風險管控的責任人、明確責任范圍等內容;
2.按照“全覆蓋”的要求,委托具有相關資質或教育主管部門審核認可的中介技術服務機構開展對校園及周邊進行風險辨識工作,對辨識出的風險進行評估分級,形成學校安全風險評估報告,并及時報教育主管部門審核;
3.編制本校安全風險點名冊,并根據(jù)風險等級、管理和環(huán)境評估狀況,提出管控措施;
4.學校應當在存在風險的位置、區(qū)域,設置明顯的告知標志,將風險基本情況、危害特性以及可能引發(fā)的事故后果和應急措施等信息,告知本校師生和可能受影響的單位、區(qū)域及人員;
5.學校應當制定風險巡查制度,明確各風險點風險巡查責任人,對存在風險的環(huán)節(jié)、物等安全狀況進行巡查,建立巡查檔案;
6.學校應組織制定并對教職工進行崗位風險培訓,使其了解風險的危險特性,熟悉風險管理規(guī)章制度和相關安全操作規(guī)程,掌握安全操作技能和應急措施;
7.對學校存在的風險實施動態(tài)化管控。因設施設備改造、技術升級等原因,致使安全條件有較大改善的,應根據(jù)情況重新評估并確定風險級別。
四、學校安全風險級別劃分標準
學校安全風險指的是學校可能發(fā)生危險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及影響學校安全與穩(wěn)定的組合。
根據(jù)風險的可控程度、可能性、影響范圍和可能造成損害的程度等因素,對學校安全風險進行分級,原則上分為I級(重大風險)、II級(較大風險)、III級(一般風險)和IV級(低風險)四個等級。
IV級:風險在可控范圍內,發(fā)生事故的可能性極小,如發(fā)生,可能造成較小財產損失或人員輕微傷害;
III級:風險在可控范圍內,發(fā)生事故的可能性很小,如發(fā)生,可能造成一般財產損失或人員傷害;
II級:風險可能失控,發(fā)生事故的可能性較小,如發(fā)生,會造成財產損失或人員傷亡;
I級:風險失控可能性大,發(fā)生事故的可能性大,一旦發(fā)生,會造成較大財產損失或群死群傷。
作為安全風險管控至關重要的是要認清風險,找準危險點。學校安全風險辨識管控就是針對學校制度管理、人員素質、設施設備、環(huán)境和教育教學活動等項目進行辨識與評估,認清風險,找準危險點,采取預防措施或控制措施將風險降低到可接受的限度。
五、學校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實施步驟
針對學校事故發(fā)生規(guī)律和季節(jié)性特點,采取調研商談、第三方參與、專家論證等形式,找準安全風險點,實施超前預判。學校每月進行一次安全風險預判,并建立重大安全風險工作臺賬。學校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分四個階段進行。
(一)準備階段
成立工作小組,收集和研讀相關資料,熟悉分級方法和工作步驟,開展初步現(xiàn)場調查,了解本校及周邊概況,編制風險分級評估方案。
(二)實施階段
依據(jù)風險分級評估方案,組織安全、管理、技術、設備等技術人員和專家(也可委托有資質的中介服務技術機構),圍繞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環(huán)境的不良因素和管理缺陷等要素,突出本校設備設施、施工場所、操作行為、環(huán)境條件、安全管理等重點部位和環(huán)節(jié),全方位開展排查,了解學校各崗位、部位、環(huán)節(jié)存在的風險因素和學校安全管理現(xiàn)狀、校園及周邊治安管理狀況,匯總、分析準備和實施階段所得的資料、數(shù)據(jù),通過分析研究制定本校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標準。
(三)編制分級報告階段
在前期量化分析的基礎上,對排查和預判出來的風險點進行分級,確定風險類別,并按照危險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嚴重性,將風險分為重大風險、較大風險、一般風險和低風險四級,分I級、II級、III級和IV級四個等級,編制本校風險分級報告,根據(jù)風險等級、管理和環(huán)境評估狀況,提出有針對性的管控措施建議。
(四)管控與警示
學校針對風險分級管控措施,建立管控手冊,確定各級風險管控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告知風險管控職責,并在重點區(qū)域設置風險警示牌。
六、學校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措施
按照工作原則,對分析預判存在的安全風險實施定人定責管控,定期組織評估,確保風險在控可控,及時消除風險隱患。
1.明確管控措施。針對風險類別和等級,將風險點逐一明確學校的管控層級(處室組、年級、班級、崗位),落實具體的責任單位、責任人和管控措施(包括制度管理措施、物理工程措施、視頻監(jiān)控措施、自動化控制措施、應急管理措施等),形成“一校一冊”學校安全風險評估報告。
2.風險公告警示。公布本學校的主要風險點、風險類別、風險等級、管控措施和應急措施,讓每位教職員工了解風險點的基本情況及防范、應急對策。對存在安全風險的崗位設置告知卡(見附件2),標明本崗位主要危險危險因素、后果、事故預防及應急措施、報告電話等內容。對可能導致事故的工作場所、工作崗位,應當設置報警裝置,配置現(xiàn)場應急設備設施和撤離通道等。同時,將風險點的有關信息及應急處置措施告知相關單位。
3.排查消除隱患。學校針對各個風險點制訂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制度、標準和清單,明確學校內部各部門、各崗位、各設備設施排查范圍和要求,建立全員參與、全崗位覆蓋、全過程銜接的風險排查治理機制,形成閉環(huán)管理,實現(xiàn)學校風險隱患自查自糾自報常態(tài)化。
4.加強應急管理。學校根據(jù)風險預判評估情況,科學編制應急預案,并與當?shù)卣跋嚓P部門的有關應急預案相銜接。學校要建立專(兼)職應急救援隊伍或與鄰近專職救援隊簽訂救援協(xié)議。在安全風險、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要從危險區(qū)域內撤出師生,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員。重點崗位要制定應急處置卡,每月至少組織1次應急演練。經常性開展從業(yè)人員崗位應急知識教育和自救互救、避險逃生技能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