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的方法
應根據(jù)震后環(huán)境和條件的實際情況,采取行之有效的施救方法,目的就是將被埋壓人員,安全地從廢墟中救出來。
通過了解、搜尋,確定廢墟中有人員埋壓后,判斷其埋壓位置,向廢墟中喊話或敲擊等方法傳遞營救信號。
營救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埋壓人員的安全。一是使用的工具(如鐵棒、鋤頭、棍棒等)不要傷及埋壓人員;二是不要破壞了埋壓人員所處空間周圍的支撐條件,引起新的垮塌,使埋壓人員再次遇險;三是應盡快與埋壓人員的封閉空間溝通,使新鮮空氣流人,挖扒中如塵土太大應噴水降塵,以免埋壓者窒息;四是埋壓時間較長,一時又難以救出,可設法向埋壓者輸送飲用水、食品和藥品,以維持其生命。
在進行營救行動之前,要有計劃、有步驟,哪里該挖,哪里不該挖,哪里該用鋤頭,哪里該用棍棒,都要有所考慮。
過去曾發(fā)生過救援人員盲目行動,踩塌被埋壓者頭上的房蓋,砸死被埋人員,因此在營救過程中要有科學的分析和行動,才能收到好的營救效果,盲目行動,往往會給營救對象造成新的傷害。
施救和護理
先將被埋壓人員的頭部,從廢墟中暴露出來,清除口鼻內(nèi)的塵土,以保證其呼吸暢通,對于傷害嚴重,不能自行離開埋壓處的人員,應該設法小心地清除其身上和周圍的埋壓物,再將被埋壓人員抬出廢虛,切忌強拉硬拖。 對饑渴、受傷、窒息較嚴重,埋壓時間又較長的人員,被救出后要用深色布料蒙上眼睛,避免強光刺激,對傷者,根據(jù)受傷輕重,采取包扎或送醫(yī)療點搶救治療。
避震要點
震時是跑還是躲,我國多數(shù)專家認為:震時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避震應選擇室內(nèi)結(jié)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室處開闊、安全的地方。
身體應采取的姿勢: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 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 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不要隨便點明火,因為空氣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氣體。
學校避震
正在上課時,要在教師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 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應當有組織地撤離。 千萬不要跳樓!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陽臺上去! 必要時應在室外上課。
家庭避震
地震預警時間短暫,室內(nèi)避震更具有現(xiàn)實性,而室內(nèi)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幸存的相對安全地點,可稱其為避震空間。這主要是指大塊倒塌體與支撐物構(gòu)成的空間。 室內(nèi)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是: 炕沿下、堅固家具附近; 內(nèi)墻墻根、墻角; 廚房、廁所、儲藏室等開間小的地方。
公共場所避震
聽從現(xiàn)場工作人員的指揮,不要慌亂,不要擁向出口,要避免擁擠,要避開人流,避免被擠到墻壁或柵欄處。 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 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 用書包等保護頭部; 等地震過去后,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在商場、書店、展覽、地鐵等處: 選擇結(jié)實的柜臺、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nèi)墻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 避開玻璃門窗、玻璃櫥窗或柜臺; 避開高大不穩(wěn)或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 避開廣告牌、吊燈等高聳或懸掛物。 在行駛的電(汽)車內(nèi): 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傷; 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地震過去后再下車。
戶外避震
就地選擇開闊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 不要隨便返回室內(nèi)。 避開高大建筑物或構(gòu)筑物: 樓房,特別是有玻璃幕墻的建筑; 過街橋、立交橋; 高煙囪、水塔下。 避開危險物、高聳或懸掛物: 變壓器、電線桿、路燈等; 廣告牌、吊車等。 避開其他危險場所: 狹窄的街道; 危舊房屋,危墻; 女兒墻、高門臉、雨篷下; 磚瓦、木料等物的堆放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