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紀守法做一名合格的中職生
作者:陳雨輝
來源:安全教育每周一課
評論: 更新日期:2009年08月25日
遵紀守法,做一名合格的中職學生
一、教學目的: 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責任感,從學習、生活中案例入手,教育學生怎樣行使自己享有的權(quán)利,依法履行自己的義務,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合格的中職學生。
二、教學方法: 老師先闡述遵紀守法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然后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討論分析,提高認識。
三、上課時間:2008年4月21日(星期一)下午周會課
四、教學過程:
1、當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在一個法制國家,人人都應敬畏法律,視法律為神圣的準則。正是因為有了各種紀律和法律的存在和約束,我們的生活才能有條不紊地進行,我們的社會才能長治久安。遵紀守法是公民應盡的社會責任和道德義務。遵紀守法,就要樹立憲法意識和法制觀念,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要在全社會營造依法治國、依法執(zhí)政和依法辦事的良好氛圍,自覺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nèi)活動。
2、遵紀守法是日常行為準則
對我們普通公民來說,遵紀守法可以作為我們的日常行為準則。平時去商店時,要積極支持正版,堅決抵制盜版;響應國家號召,堅決不殘殺、食用野生珍稀動物,號召周圍的親友保護動物;駕車要系好安全帶,人在馬路上行走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等。遵紀守法也可以作為人生信條,當法與情無法兩全時,我們必須用清醒的頭腦思考,以國家和集體的利益為重,堅持“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做到不偏私、不盲從。要做到遵紀守法,首先必須學法懂法,并將其落實到我們的行動上。作為公民,我們不僅要學習法律,還應該履行我們的義務,做到遵紀守法;也要行使我們的權(quán)利,指出違法行為。讓我們牢記: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
3、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合格中職學生
學校也有學校的“法”,學校里的“法律”既包括國家的各種法令法規(guī),也包括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紀律條令。有的同學不遵守中學生守則、違反校紀校規(guī)。他們對校紀校規(guī)視而不見,忽視學校對中學生儀容儀表、待人接物、行為言語等方方面面的要求,不愛護公物、亂扔垃圾、抽煙喝酒、沉迷網(wǎng)絡(luò)、曠課、偷竊、為一點小事結(jié)伙打架等等……這些違反學校規(guī)章制度的不文明行為嚴重破壞了我們美好的校園人文環(huán)境。這些違反校規(guī)校紀的同學并沒有認識到事態(tài)的嚴重性:一個人的行為久而久之會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習慣久而久之會形成一種性格,一種性格久而久之會成就一種命運。命運不是一種偶然,而是行為的必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以善小而不為,以惡小而為之,積小惡成大惡,最終必然自食惡果?,F(xiàn)如今青少年犯法已成為我國嚴重的社會問題之一,學法、懂法、守法、用法,勢在必行。遵紀守法是人生最有價值的一種資源。人對社會有多大貢獻,他就有多大價值。在這個意義上,做一個懂得遵紀守法的人并不“吃虧”。一個有法制觀念的人,他的守法行為能夠促進他的人生發(fā)展,并且有利于他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就好象,如果你誠實可靠,那么你就會獲得大家的信任。這樣,你做任何事情就順利得多。如果你關(guān)愛他人,你就容易得到別人的關(guān)心,從而形成有利于合作的環(huán)境和氛圍。如果你保護自然環(huán)境,宜人的環(huán)境就是對你德行的回報。因此,我們要從生活點滴做起,樹立正確的榮辱觀。“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以法為鑒,可以曉規(guī)則。”作為二十一世紀的中職學生,在學習中、生活中,都應樹立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的牢固觀念,擺正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一個真正有教養(yǎng)的人,是一個愛自己,愛他人,愛社會,愛國家,愛民族的人。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生活才會更加地美好。讓我們從現(xiàn)在做起,從身邊做起,一起攜起手來,共同營造一個美好的明天,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合格的中職學生。
4、案例討論分析
(1) 就寢時間,同寢室的同學都休憩了,小王同學還在大聲朗讀英語,室友多次提醒,他卻說:“學習是我的權(quán)利和自由,任何人都不能干涉。”小王的觀點是:A、正確的 B、錯誤的。
討論分析:小王的行為和觀點是錯誤的,因為行使權(quán)利不得損害他人的權(quán)利。這也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則所提倡的。未成年學生有一種非常喜歡權(quán)利的心理,但卻不懂得怎樣正確依法行使自己的權(quán)利。因此,利用案例分析來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責任感要同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責任感結(jié)合起來。如同個別學生在課堂里愛講話做小動作等都是錯誤的,我利用這個案例來教育學生要遵守課堂紀律,營造和諧學習環(huán)境。權(quán)利和自由與紀律約束、法律義務是一致的。從道德原則上講就是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 高年級的小張同學搶了低年級小林同學的2元錢,這種行為屬于:A、不道德行為 B、違法行為。
討論分析:小張同學的行為是違法行為。我國刑法及其司法解釋:盜竊罪盜竊價值金額最低限額,我國法律規(guī)定為500-2000元,各地都有不同的具體規(guī)定,但都在這個范圍內(nèi)。一般來說偷盜價值500元以下,100元以上屬于一般違法行為,予以治安管理處罰。小偷小摸的行為(累計偷盜價值100以下)是違反道德的行為。而搶劫不是道德問題,有些同學認為搶劫一、兩元錢沒關(guān)系。但法律規(guī)定:只要行為人實施了公開的強行奪取他人財物金錢的行為,就構(gòu)成搶劫罪,搶劫罪沒有搶劫價值金額的限定。很多學生聽了我的解釋后,大吃一驚……
(3) 到商場買東西遭搜身、遇到商品質(zhì)量問題怎么辦?A、與之爭吵甚至動手打架 B、投訴,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合法權(quán)益
討論分析:處理這樣的問題,如果問題不大最好還是“以和為貴”,千萬不能使用暴力手段而導致因小失大,雙方協(xié)商解決。如果不行,再找有關(guān)部門如報警打110電話、打12315電話向消費者協(xié)會投訴,請求他們來協(xié)調(diào)處理。如果還不能完全處理好,則選擇最后的司法程序:向人民法院起訴,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quán)益。首先采用協(xié)商和解或者在有關(guān)部門的主持下進行調(diào)解。只有在和解或調(diào)解無效的情況下才采用“打官司”的辦法來維權(quán)。
五、小結(jié)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把“以和為貴”作為為人處世的準則,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為堅守道德與法律精神的原則。做到了這些,我相信大家一定能成為知法理明事理和遵紀守法的合格中職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