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設計概況
序號 | 棟號 | 地上層數(shù) | 地下層數(shù) | 建筑面積(m2) | 建筑屋面高度(m) | 室內(nèi)設計正負零相當于絕對高程(m) |
1 | 1#住宅 | 11 | 局部1層 | 13521.21 | 33.90 | 236.450 |
2 | 2#住宅 | 12 | 局部1層 | 13007.94 | 36.90 | 234.750 |
3 | 3#住宅 | 11 | 局部1層 | 8292.48 | 33.90 | 233.450 |
4 | 4#住宅 | 4 | 2 | 2326.76 | 12.90 | 226.700 |
5 | 5#住宅 | 6 | 2 | 5713.45 | 18.80 | 226.700 |
6 | 6#住宅 | 12 | 局部1層 | 14734.01 | 36.90 | 23.750 |
7 | 7#住宅(20) | 11 | 2或1 | 15208.82 | 33.90 | 226.700 |
8 | 8#住宅 | 4 | 1 | 1543.57 | 12.90 | 234.050 |
9 | 9#住宅 | 4 | 1 | 1543.57 | 12.90 | 233.550 |
10 | 10#住宅 | 5 | 2 | 4919.23 | 15.00 | 232.750 |
11 | 11#住宅 | 4 | 1 | 1543.57 | 12.90 | 231.950 |
12 | 12#住宅 | 4 | 2 | 2691.25 | 12.00 | 231.450 |
13 | 13#住宅 | 5 | 局部2 | 4763.57 | 18.00 | 230.950 |
14 | 14#住宅 | 7 | 局部1 | 9243.35 | 21.9 | 229.850 |
15 | 15#住宅(21) | 7 | 2或1 | 9996.94 | 21.90 | 228.850 |
16 | 16#住宅 | 4 | 局部2 | 3992.72 | 21.90 | 230.500 |
17 | 綜合樓17 | 2 | ? | 1473.75 | 11.75 | 231.800 |
18 | 商業(yè)、影院 | ? | ? | 11538.17 | 20.15 | ? |
19 | 地庫 | ? | ? | 4926.57 | ? | 226.700 |
二
混凝土概況
序號 | 結構部位 | 強度等級 | 抗?jié)B等級 | ||
1 | 地下部分 | 基礎墊層 | C15 | ? | |
2 | 墻柱 | C30 | P6 | ||
3 | 連梁 | C30 | ? | ||
4 | 筏板、獨立基礎 | C30 | P6 | ||
5 | 基礎梁、承臺梁 | C30 | ? | ||
6 | 地上部分 | 1層~頂層 | 梁、板 | C30 | ? |
7 | 墻柱 | C30 | ? | ||
8 | 柱 | C30 | ? | ||
9 | 樓梯、構造柱、圈梁、過梁 | C20 | ? |
三
施工特點及要求
1、施工特點
1)梁截面尺寸較多,模板支撐架搭設高度頻多
2)模板支撐架搭設高度較高:最高處支撐架高度達到4.85m。
3)梁集中線荷載大。
4)梁的跨度較大,存在1300mm~10500mm不同跨度的梁。
2、施工要求
1)確保模板在搭設及使用過程中安全、穩(wěn)定、牢靠。
2)加強施工過程控制,隨時檢查糾偏,確?,F(xiàn)場嚴格按照方案施工,使模板搭設及拆除符合工程施工進度限制及質(zhì)量要求。
3)模板施工前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嚴禁盲目施工。
4)要求墻柱垂直度及梁的定位滿足質(zhì)量驗收要求,墻、柱、梁滿足設計截面尺寸要求。點我:領取工程大禮包
5)當梁板跨度大于4m時,模板安裝應按設計要求起拱,本工程設計起拱要求為:對于跨度不小于4m及懸挑長度不小于2m的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梁板,非懸挑梁、板起拱2/1000,懸挑梁、板起拱3/1000。
四
施工工藝
1、模板搭設技術參數(shù)
170厚板搭設參數(shù)
項目 | 搭設參數(shù) |
模板支架高度(m) | 不大于5m |
立桿縱向間距l(xiāng)a(mm) | 900 |
立桿橫向間距l(xiāng)b(mm) | 700 |
水平橫桿步距h(mm) | 1500 |
小梁(板底木方)間距(mm) | 150 |
主梁(板底鋼管)間距(mm) | 900 |
豎向剪刀撐 | ?架體外側四周設置豎向剪刀撐; ?框架梁底順梁兩側方向設置豎向剪刀撐; ?按??設置后,剪刀撐的間距不大于6m,并連續(xù)設置; |
水平剪刀撐 | 在滿堂架體的掃地桿和豎向剪刀撐的頂部各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 |
適用范圍 | 適用搭設高度小于等于5m的所有樓板搭設 |
備注 | 160厚的板底支撐均按170mm厚板考慮 |
130厚板搭設參數(shù)
項目 | 搭設參數(shù) |
模板支架高度(m) | 不大于5m |
立桿縱向間距l(xiāng)a(mm) | 900 |
立桿橫向間距l(xiāng)b(mm) | 900 |
水平橫桿步距h(mm) | 1800 |
小梁(板底木方)間距(mm) | 200 |
主梁(板底鋼管)間距(mm) | 900 |
豎向剪刀撐 | ?架體外側四周設置豎向剪刀撐; ?框架梁底順梁兩側方向設置豎向剪刀撐; ?按??設置后,剪刀撐的間距不大于6m,并連續(xù)設置; |
水平剪刀撐 | 在滿堂架體的掃地桿和豎向剪刀撐的頂部各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 |
適用范圍 | 適用搭設高度小于等于5m的所有樓板搭設 |
備注 | 厚度<130的板底支撐均按130mm厚板考慮 |
600×600、500×600、500×500、400×400、300×300、200×600柱搭設參數(shù)
項目 | 搭設參數(shù) |
混凝土柱截面尺寸(mm) | 600×600 |
加固方式 | 小梁豎向貼在模板上,鋼管橫向貼在小梁上 |
長邊對拉螺桿個數(shù) | 0 |
短邊對拉螺桿個數(shù) | 0 |
柱箍間距 | 400mm |
柱箍與離板距離 | 150mm |
搭設簡圖: |
600×900、600×800柱搭設參數(shù)
項目 | 搭設參數(shù) |
混凝土柱截面尺寸(mm) | 600×900 |
加固方式 | 小梁豎向貼在模板上,鋼管橫向貼在小梁上 |
長邊對拉螺桿個數(shù) | 3 |
短邊對拉螺桿個數(shù) | 2 |
柱箍間距 | 400mm |
柱箍與板距離 | 150mm |
搭設簡圖: |
200×700、300×600、200×400、250×400、250×700、250×500、200×500、200×500、250×450、200×820、200×850、200×800、200×650、300×500、300×400、200×600梁搭設參數(shù)
項目 | 搭設參數(shù) |
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 | 300×600 |
支撐方式 | 梁兩側有板,梁板立柱共用 |
梁跨度方向立柱間距(mm) | 800 |
梁兩側立桿間距(mm) | 800 |
梁底增加立柱根數(shù) | 0 |
步距(mm) | 1800 |
梁底支撐木方根數(shù) | 4 |
使用的梁截面 | 適用于截面面積為300×600及以下的梁 |
搭設簡圖: |
300×700、300×800、300×830、200×1830、300×750梁搭設參數(shù)
項目 | 搭設參數(shù) |
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 | 350×1200 |
支撐方式 | 梁兩側有板,梁板立柱共用 |
梁跨度方向立柱間距(mm) | 900 |
梁兩側立桿間距(mm) | 900 |
梁底增加立柱根數(shù) | 1 |
步距(mm) | 1800 |
梁底支撐木方根數(shù) | 3 |
使用的梁截面 | 適用于截面為350×1200及以下的梁。 |
搭設簡圖: |
2、施工工藝及流程
1)模板及支撐架搭設流程:
2)基礎處理
本工程模板系統(tǒng)支撐是以樓地面底板,故模板支撐架搭設基礎不需作特殊處理,架體搭設時只需在立桿底部墊木方或模板對樓面混凝土進行保護即可。
3)測量放線
采用鉛垂儀、全站儀、卷尺等測量工具在樓面上放出定位軸線,彈出墻柱、梁等構件的邊線,及模板控制線(詳見下圖),根據(jù)滿堂支撐架立桿縱橫向間距彈出立桿定位線,根據(jù)定位線搭設滿堂架及模板。
4)架體搭設
立桿
立桿間距應按照盤口式鋼管腳手架搭設,搭設過程應根據(jù)每一塊樓板的實際面積排布立桿,局部需要增加立桿或者橫桿時,需要加設立桿或者水平橫桿,保證立桿、橫桿間距不大于搭設參數(shù)。
立桿接長應采用對接,采用可調(diào)底座或可調(diào)頂托精確調(diào)整立桿高度,可調(diào)底座或可調(diào)頂托插入鋼管的最小長度應大于150mm,可調(diào)頂托伸出長度不能大于200mm。
嚴禁搭接,相鄰兩對接接頭不得處于同一步距范圍內(nèi),接頭宜設置在h/3處,h表示步距,且兩相隔接頭應相互錯開不小于500mm的距離,如下圖:
立桿圖示
嚴禁將上段的鋼管立柱與下端鋼管立柱錯開固定在水平拉桿上。
不同支架立柱不得混用,避免扣件無法扣接或立桿強度不滿足設計要求。
梁和板的立柱,其縱橫向間距應相等或成倍數(shù)(詳見下圖),以確保滿堂支撐架的立桿排布成列、不混亂,便宜材 料搬運。
立桿平面圖
水平桿
在距地面不大于200mm處,沿縱橫向設置縱下橫上水平掃地桿??烧{(diào)頂托托底部、立桿頂端應縱橫向設置一道水平拉桿。掃地桿與頂部水平拉桿之間按照步距要求設置水平拉桿,每一步距處縱橫向均需設水平拉桿。
每步縱橫向水平桿必須拉通,在盤扣式鋼管水平桿件不夠長時,接長應采用對接扣件連接。水平對接接頭宜設置在La/3處,且兩相鄰接頭應互錯開不小于500mm的距離,詳見接頭圖示:
接頭圖示
梁模板立桿應與樓板模板立桿應通過水平桿相互連接,形成整體。
所有水平桿的端部均應與四周墻、柱頂緊頂牢,無處可頂時,應在水平拉桿端部和中部沿豎向設置連續(xù)式剪刀撐。
5)剪刀撐點我:領取工程大禮包
豎向剪刀撐的設置
架體外側四周設置豎向剪刀撐;框架梁底順梁方向設置豎向剪刀撐;按1)、2)設置后,如剪刀撐間距大于6m,再在板底加設豎向剪刀撐,使剪刀撐的間距不大于6m;豎向剪刀撐由底至頂?shù)倪B續(xù)設置;剪刀撐與樓層之間的斜角為45~60°。
水平剪刀撐的設置
在滿堂架體的掃地桿和豎向剪刀撐頂部各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水平剪刀撐宜設置在與豎向剪刀撐相交的部位。剪刀撐接長應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得小于1000mm,并應采用不少于3個 旋轉扣件分別在離桿端不小于100mm處進行固定。
6)一般規(guī)定
架體搭設應保證結構和構件各部分形狀尺寸,相互位置的正確。
多層支撐時,上下二層的支點應在同一垂直線上,并應設底座和墊板。
支架搭設按本模板設計,不得隨意更改;要更改必須得到相關負責人的認可。
U型頂托采用雙鋼管不允許放單根鋼管或木方(尤其是跨度較大時),且端部絲桿長度不能超過300。
7)墻柱模板支撐
安裝墻模時應先在底板或樓面上彈出墻的中線及邊線,按照線的位置安裝門窗洞口模板,待鋼筋綁扎完成后根據(jù)邊線立側模,側模面板板與板之間的拼縫應密實,不漏漿。
墻模板的面板應預先跟小梁(40×80的矩形木方)釘成大塊模板,墻、柱模板豎向小梁中心間距不大于200且擺放均勻,主梁與小梁垂直,主梁用“3”形卡及對拉螺栓固定。外墻模板頂端向下150左右預埋對拉螺桿間距為600,支上層模板時模板和木方必須下伸至少200,控制錯臺。
剪力墻模板采用M14對拉螺桿,第一道水平對拉螺桿離地間距不大于150,第一道對拉螺桿以上的螺桿間豎向間距分別不大于450,每排對拉螺桿間的橫向間距不大于450。穿墻螺桿應注意兩側穿孔的模板對稱放置,以使穿墻螺桿與墻模保持垂直,室內(nèi)通長螺栓可以套PVC管,以便回收利用,對于地下室外墻,對拉螺栓應采用止水對拉螺桿,不用穿PVC套管。
墻柱模板必須設置可靠的斜支撐,斜支撐設置在混凝土面或柱腳上,嚴禁直接連接在滿堂架上。
墻柱端部必須用垂直于該端面的對拉螺桿對拉,并在接口處貼雙面膠防止漏漿,L型墻體也用垂直于端面的螺桿保證端面不脹模。若對拉螺桿長度不足,可采用中間焊接鋼筋的方式進行接長。
預留門窗洞口的模板安裝支撐牢固,且便宜拆除;墻模板上預留的小洞口,當遇到鋼筋時,鋼筋可在洞口處局部繞開,其它地方應保證鋼筋的數(shù)量和位置正確,不得將鋼筋截斷。
當模板安裝校正完成后,應檢查扣件、對拉螺栓是否緊固,模板拼縫是否嚴密,門洞邊的模板是否安裝牢固等。
8)梁模板支撐
梁下支撐架與板下支撐架連成整體,采用扣件式鋼管連接搭設,梁下間距不滿足盤扣式模數(shù)時,采用扣件式架體進行搭設,其立桿的間距、橫桿步距等應按照相應的模板技術參數(shù)進行搭設。
根據(jù)墨線安裝兩側模板、壓腳板、斜撐等。兩側模板的高度應根據(jù)梁高及樓板模板碰幫或壓幫(詳見下圖)確定。
梁底木方與梁垂直擺放,間距不大于200且擺放均勻。
梁底鋼管兩側加扣件固定,保證梁不移位(梁兩端必須加,中間段大于4000mm加一個跳步加)。
墻、梁、柱模板內(nèi)均勻放置內(nèi)撐條,接縫處、梁口向下150位置處必須放置,且內(nèi)撐條必須是帶卡槽的(或者必須綁扎在鋼筋上)。
高度大于700的梁必須在梁的中部增加一排對拉螺桿,間距為600mm。
9)樓板模板支撐
樓板模板安裝時,應先拉通線調(diào)節(jié)支架的高度,將主梁(鋼管)找平,再在主梁上布置木枋,然后鋪設模板,模板鋪設完成后認真檢查支架是否牢固,并將模板清掃干凈。
樓板模板一般是整張鋪設,局部拼補的方法,模板的接縫應設置在小梁上,應嚴密不漏漿,當不滿足接縫要求時,可用橡膠條或海綿條嵌縫,避免漏漿,或采用膩子填補,膩子可用石灰、粉煤灰、水泥、鋸末等拌制。
板底木方中心間距不大于150且擺放均勻。
10)鋼筋綁扎
模板上的鋼筋成品及其它施工材料應均勻堆放,放平放穩(wěn)。
為使鋼筋綁扎正確,對于剪力墻、樓板鋼筋等應先在模板上用粉筆畫出鋼筋間距線;對于柱箍筋在兩根對角線縱向受力鋼筋上畫點標明;梁箍筋在架立筋上畫點。
梁鋼筋的綁扎與模板安裝之間的配合關系:①梁的高度較小時,梁的鋼筋架空在梁頂上綁扎,然后再落位;②梁截面高度≥1.0m 時,梁的鋼筋宜在梁底模上綁扎,其兩側模板或一側模板在梁鋼筋綁扎就位好后安裝。
11)泵管及布料機架設
泵管架在底層和施工樓層的垂直轉角和水平轉角處必須與樓板可靠固定,在其它樓層處為每層固定一次,以此保證泵管固定牢固。管道接頭卡箍處不允許漏漿。
為了減少泵管對模板支撐體系的沖擊力,砼泵管之立管不得與擬澆筑砼樓層的模板支撐體系有任何連接,泵管立管在該層必須另行搭設架體進行加固。樓面上泵管水平管在樓層架設時,可以在梁筋或板面鋼筋上鋪設整張模板,再在模板上放置汽車舊輪胎,泵管水平管擱置在輪胎上,這樣可減少水平管對模板支撐體系的影響。
12)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采用工地攪拌站集中攪拌,經(jīng)混凝土運輸車運送到施工現(xiàn)場,泵送至樓層,坍落度以160±20mm為宜,必要時可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條件,添加相應的外加劑,但須符合《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guī)范》GB50119-2013及國家或行業(yè)相關標準。
混凝土澆筑期間,應保證水、電、照明不中斷,為防止施工過程中突然臨時停電,事先應與供電部門聯(lián)系或現(xiàn)場備用發(fā)電機組,以防止突然停電造成質(zhì)量事故或安全事故。
墻柱混凝土應分層澆筑,每層厚度根據(jù)振搗方法而定,采用振搗棒時,不大于振搗棒作用部分長度的1.25倍,平面振搗器振搗厚度不大于200mm。
澆筑混凝土時應注意防止分層離析,混凝土的傾倒高度一般不宜超過2米,豎向結構澆筑高度超過3米時,應采用導管、溜槽或串筒進行澆筑,且澆筑豎向結構前,底部應先填以50mm-100mm厚與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防止爛根或接縫處出現(xiàn)裂縫。
梁板混凝土應同時澆筑,梁混凝土澆筑采用由跨中向兩端對稱擴展的澆筑方式,板混凝土澆筑采用由中間向兩側對稱擴展的澆筑方式,由標高低的地方向標高高的地方推進。
搭設滿堂支撐架開始至砼施工完畢具備要求的強度前,該施工層以下至少2層支頂不允許拆除。
梁和板應同時澆筑,高度較大(1米以上)的梁應分層澆筑,必要時亦可獨立澆筑,但施工縫應設在板底。
在混凝土澆筑時應監(jiān)測模板、支架、鋼筋、預埋件、預留洞口等的變形、移位情況,若變形、移位超過要求時,應立即停止?jié)仓?,進行矯正、加固后才繼續(xù)施工。
13)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前必須辦理拆除模板審批手續(xù),經(jīng)項目總工、監(jiān)理審批簽字后方可拆除。
支拆模板時,2米以上高處作業(yè)設置可靠的立足點,并有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拆模順序應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從上往下的原則。
模板拆除前必須有混凝土強度報告,強度達到規(guī)定要求后方可拆模。
構件類型 | 構件跨度(m) | 達到設計的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 標準值的百分率(%) |
板 | ≤2 | ≥50 |
>2,≤8 | ≥75 | |
>8 | ≥100 | |
梁、拱、殼 | ≤8 | ≥75 |
>8 | ≥100 | |
懸臂構件 | ? | ≥100 |
側模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構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壞后方可拆除;
柱模拆除,先拆除拉桿再卸掉柱箍,然后用撬棍輕輕撬動模板使模板與混凝土脫離,然后一塊塊往下傳遞到地面。
墻模板拆除,先拆除穿墻螺栓,再拆水平撐和斜撐,再用撬棍輕輕撬動模板,使模板離開墻體,然后一塊塊往下傳遞,不得直接往下拋。
樓板、梁模拆除,一般可先拆側模,再拆除樓板底模。樓板模板拆除應先拆除水平拉桿,然后拆除板模板支柱,每排留1~2根支柱暫不拆,操作人員應站在已拆除的空隙處,拆去近旁余下的支柱使木檔自由墜落,再用鉤子將模板鉤下。模板全部拆除后,集中運出集中堆放,木模的堆放高度不超過2米。有對拉螺栓的梁,應先拆除對拉螺桿,再拆除梁側模和底模。
當立柱的水平拉桿超過2層時,應首先拆除2層以上的拉桿。當拆除最后一道水平拉桿時,應與立柱同時進行。
當拆除4~8m跨度的梁下立柱時,應先從跨中開始,對稱地分別向兩端拆除。拆除時,嚴禁采用連梁底板向旁側拉倒的拆除方法。
五
質(zhì)量控制
1)質(zhì)量控制標準
砼結構觀感質(zhì)量符合相關驗收標準,少量的缺陷修補完善。預埋件和預留孔洞的允許偏差詳見下表:
項目 | 允許偏差(mm) | |
預埋鋼板中心線位置 | 3 | |
預埋管、預留孔中心線位置 | 3 | |
插筋 | 中心線位置 | 5 |
外露長度 | +10,0 | |
預埋螺栓 | 中心線位置 | 2 |
外露長度 | +10,0 | |
預留孔 | 中心線位置 | 10 |
尺寸 | +10,0 |
現(xiàn)澆結構模板安裝的允許偏差及檢查方法詳見下表:
項目 | 允許偏差(mm) | 檢查方法 | |
軸線位置 | 5 | 鋼尺檢查 | |
底模上表面標高 | ±5 | 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 | |
截面內(nèi)部尺寸 | 基礎 | ±10 | 鋼尺檢查 |
柱、墻、梁 | +4,-5 | 鋼尺檢查 | |
層垂直高度 | 不大于5m | 6 | 經(jīng)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 |
大于5m | 8 | 經(jīng)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 | |
相臨兩板表面高低差 | 2 | 鋼尺檢查 | |
表面平整度 | 5 | 2m靠尺和塞尺檢查 |
2)成品保護
模板搬運時應輕拿輕放,不準碰撞墻、柱、梁、等混凝土,以防模板變形和損壞結構。點我:領取工程大禮包
模板安裝時不得隨意在結構上開洞,不得用重物撞擊已經(jīng)安裝好的模板及支撐架。
與混凝土接觸的模板表面應認真刷脫模劑,不得漏刷。
模板搭設好后,應保持模內(nèi)清潔,防止調(diào)入磚頭、砂漿、木屑等雜物。
搭設腳手架時,嚴禁與模板及支柱連接在一起。
不得在模板平臺上堆放大量的材料、重物乃至行車。
六
安全技術保證措施
1)模板安裝安全保證措施
嚴格按照有關規(guī)定和計算方法進行模板支撐系統(tǒng)的設計計算,并按有關要求審批后方能施工。
施工過程中模板支架應充分利用框架柱作為支撐系統(tǒng)的附著體,增強支撐架整體穩(wěn)定性。
模板支撐搭設過程嚴格按照施工方案進行施工,不得隨意改變支撐間距。
施工前管理人員須及時對施工班組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支模應按施工順序進行,模板支撐系統(tǒng)須及時設置附著設施,防止支架倒塌,保證已搭設支架的穩(wěn)定和搭設過程中的安全。
立桿之間必須每步設縱橫雙向水平橫桿,確保雙向足夠的設計剛度。支架采用逐排搭設方法,逐排搭設時,應隨搭隨設置縱橫雙向水平橫桿和剪刀撐。
確保立桿的垂直偏差和水平橫桿的水平偏差符合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
扣件螺栓擰緊扭力矩應不小于45N·m,且不大于60N·m,支架搭設過程中要隨時用扭力扳手檢查扣件螺栓等配件的連接、擰緊情況,發(fā)現(xiàn)有松動、損壞等情況應及時擰緊或撤換。
操作人員必須戴安全帽、防滑鞋,高空作業(yè)應系好安全帶。
安裝模板時,高度在2m及其以上的臨邊高處作業(yè)時,應遵守高處作業(yè)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有關規(guī)定,作業(yè)面孔洞及臨邊須做好防護措施,高處作業(yè)時操作人員必須系安全帶。
高度超過4米及其以上的模板安裝時,外腳手架應隨同搭設,并滿鋪腳手板、設置防護欄桿及張掛安全網(wǎng)。若外腳手架未與施工同步,必須及時設置臨邊防護措施。施工作業(yè)人員上下須從專用施工通道或斜道,禁止利用支架水平橫桿攀爬,以防止高處墜落。
在支架上進行操作時,應在水平橫桿上鋪設腳手板,以便于支架上作業(yè)人員安全地進行扣件擰緊及桿件搭設工作,防止作業(yè)人員和物品從架上墜落。
交叉作業(yè)避免在同一垂直作業(yè)面進行,防止傷人。模板在裝拆過程中,除操作人員外,下面不得站人或作業(yè),無法避免時,應設置隔離防護措施。高處作業(yè)時,扣件、工具、小配件等必須放在箱盒或工具袋中,嚴禁隨手亂丟或放在模板或腳手板上,扳手等各類小工具必須系在身上或放在工具袋內(nèi),防止掉落。
不得將模板支架等固定在腳手架上,腳手架或作業(yè)平臺上臨時堆放的模板及施工操作人員的總荷載不得超過腳手架或作業(yè)平臺的規(guī)定承載值,不得超載;同時,在支撐上面不要集中堆載,以免超過支撐設計荷載而引起支撐變形,造成失穩(wěn)。
為防止破壞模板成品,施工中應避免讓重物沖擊支好的模板、支撐;鋼筋等材料不能在模板支架上方堆放過高,不準在模板上任意拖拉鋼筋;在模板上方進行鋼筋焊接時要在模板上加墊鐵皮或其它阻燃材料。
進入施工現(xiàn)場的作業(yè)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搭設支架的人員必須系安全帶、穿防滑鞋。作業(yè)人員在施工中,必須站在安全的工作面上操作,精力要集中,不得酒后上崗。
架子工等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且不得讓非本工種人員從事特種作業(yè)。
模板材料堆放分布應均勻,存放高度不要超過1.6m;模板堆放區(qū)與其他材料堆放區(qū)域隔離開,并設材料標牌、防火警示牌。
2)模板拆除安全措施
拆模時應按順序逐塊拆除,模板拆除應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拆除頂板時,應設臨時支撐,確保安全施工。
拆除模板一般應采用長撬杠,嚴禁操作人員站在正拆除的模板上或站在已拆除的模板上進行操作。
支架的拆除順序是從上到下,逐層拆除,自一端開始延伸向另一端,要隨支架的拆除逐步拆除加固桿,拆除時不能將拆除的桿件亂丟亂砸,損壞支架。拆模時應先逆時針打松上托的螺栓,讓模板與砼脫離,再拆除支架。
拆除時應逐塊拆卸,不得成片松動、撬落或拉倒。在門窗洞口邊拆卸,更應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傷人。
拆模間隙時,應將已松動的模板、拉桿、支撐等固定牢固,嚴防突然掉落、倒塌傷人。
在樓板上有預留洞時,應在模板拆除后及時將洞口蓋嚴或做好防護欄桿防護。
拆除時每人應有足夠的工作面,數(shù)人同時操作時應合理分工,統(tǒng)一信號和行動,嚴禁在同一垂直面上進行拆除操作。
高處、復雜結構模板的拆除,應有專人指揮和切實的安全措施,并在下面標出工作區(qū),嚴禁非操作人員進入作業(yè)區(qū)。
拆除模板、支架時,地面應設圍欄或警戒線及明顯的警戒標志,并派專人監(jiān)護,嚴禁非操作人員入內(nèi),避免發(fā)生安全事故。
工作前應事先檢查所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須用繩鏈系掛在身上,工作時精力要集中,防止釘子扎腳和從高處墜落。
已拆除的模板、鋼管、扣件等應及時運走或妥善堆放。
3)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按照施工總平面布置圖堆放各類材料,不得侵占場內(nèi)道路及安全防護設施。實行計劃進料,隨用隨到。
對現(xiàn)場材料堆場進行統(tǒng)一規(guī)劃,不同的進場材料設備進行分類合理堆放和儲存,并掛牌標示,重要設備材料利用專門的圍欄和庫房儲存,并設專人管理。
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材料管理辦法,進行限額領料。
模板、支架等在安裝、拆除和搬運時,必須輕拿輕放,上下、左右有人傳遞。
支模和拆模等各項施工任務完成后,應及時清理現(xiàn)場,做到工完場清。對廢料、舊料做到每日清理回收。
使用電鋸切割時,應及時在鋸片上刷油,且鋸片送速不能過快。
加強環(huán)保意識的宣傳,嚴格管理,采用有力措施控制人為的施工噪聲,最大限度地減少噪音擾民。在夜間進行模板作業(yè)時,應按規(guī)定合理安排作業(yè)時間,避免擾民情況出現(xiàn)。
七
突發(fā)事件分析及應急預案
1)模板防止變形,坍塌措施
嚴格技術交底制度,嚴格按設計要求施工。
在整個施工階段要從人員、設備、材料和制度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一旦遇到險情能及時迅速投入到搶險工作中。
加強監(jiān)測,隨時掌握架體變形情況、模板變形情況、對拉螺桿松動況等,以便采取相應的措施。
2)架體坍塌處理
發(fā)生塌方后,不要緊張,保護好現(xiàn)場,并及時通知現(xiàn)場管理組織搶救工作。
救援人員不要盲目進入架體內(nèi)搶救受傷人員,以免架體發(fā)生二次坍塌。必須通知消防部門營救。
施工人員應準備好氧氣包、醫(yī)用消毒藥水及紗布對受傷人員進行簡單處理。
及時組織車輛將受傷人員就近送往醫(yī)院治療。
若坍塌繼續(xù)發(fā)生,為防止周圍樁孔發(fā)生意外,及時疏散周圍樁孔作業(yè)人員。
對塌方的架體待塌方穩(wěn)定后及時組織人員重新搭設。
3)高空墜落
發(fā)生高處墜落事故,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zhì),如傷員發(fā)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tài)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盡快送醫(yī)院進行搶救治療。
發(fā)現(xiàn)傷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動傷者。應在骨折部位用夾板把受傷位置臨時固定,使斷端不再移位或剌傷肌肉,神經(jīng)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處上下關節(jié)為原則,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等固定。
遇有創(chuàng)傷性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扎止血,使傷員保持在頭低腳高的臥位,并注意保暖。
動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時把傷者送往鄰近醫(yī)院搶救,運送途中應盡量減少顛簸。同時,密切注意傷者的呼吸、脈搏、血壓及傷口的情況。
4)物體打擊
當發(fā)生物體打擊事故后,搶救重點放在對傷者顱腦損傷、胸部骨折和出血部位的行處理上。
發(fā)生物體打擊事故,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zhì),如傷員發(fā)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tài)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盡快送醫(yī)院進行搶救治療。
出現(xiàn)顱腦損傷,必須維持傷者呼吸道通暢?;杳哉邞脚P,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fā)生喉阻塞。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遇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xiàn),創(chuàng)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及時送就近有條件的醫(yī)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