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興興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來”,“寧停三分,不搶一秒。”這樣的標語無處不在,而且總是很醒目。這是用血和生命換來的教訓,警示著你我他的安全。
細心的人不難發(fā)現(xiàn),這段時間我國國有大礦相繼發(fā)生了多起重特大事故。例如:“井噴事件,井下頂板透水事件”等等。所有這一切,使得安全生產(chǎn)的話題更沉重,更深刻。如何全面貫徹落實《安全生產(chǎn)法》“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這一宗旨便顯得迫切。
人是事故諸要素中的主導因素。因此,安全管理首先得管好人,多一份責任心,增一份安全感。
在電業(yè)公司,人們都認為水化車間環(huán)境相對要好一些,安全更不是問題,殊不知每個崗位都存在著隱患,都需要我們有高度責任心去完成。水化車間肩負著全廠的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水凈化指標、各種參數(shù)控制、水分析、煤質(zhì)分析化驗等。哪一項工作都非常重要。每項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鍋爐運行,發(fā)電生產(chǎn)。它隨時提醒著我們必須注重安全,切實做到預防為主,安全第一。
就拿水化車間每月進的藥品來說吧:面對整車的5噸、10噸,甚至于30噸的25公斤一袋的阻垢劑、50公斤一袋的工業(yè)鹽、25公斤一桶的稀硫酸、鹽酸、滅藻劑,還有25公斤一包的堿式氯化鋁等等,下藥品給我們留下了極大的安全隱患。
記得有一次下稀硫酸,在快要下完的時候,由于有一桶可能是廠家粗心大意,只有內(nèi)蓋而無外蓋,加上運輸路途遙遠,當時在車上遞的人員沒有注意,傳到李師傅手里時,蓋子突然蹦開,稀硫酸飛濺出來,下面的人離得遠躲閃快的幸免于難,離得近躲閃不快的可就遭了殃。李師傅的面部被濺出來的稀硫酸灼傷,疼痛難忍,前胸衣服當場就被腐蝕成網(wǎng)狀,在大家的提醒聲中,他立即沖到冷水管去沖洗,可臉上和脖子上的皮膚還是留下了傷痕。衣服、褲子上飛濺到硫酸的人員,還來不及沖洗,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洞,不嚴重的地方被稀硫酸蝕白。
這件事給我們留下了思考:在工作中如何去防護?如何安全生產(chǎn)?如何消除隱患?給我們留下了思考。
安全就在我們身邊,讓我們都來重視安全,珍惜和呵護寶貴的生命。